三、品牌定位
那么如何来树立品牌形象?国外对品牌营销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跨越了四个时代:产品至上时代、形象至上时代、定位至上时代、价值至上时代。20世纪80年代,科特勒教授曾经提出“顾客价值学说”, 顾客价值是企业为顾客(广义的顾客,包括渠道所有成员如经销商、相关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消费者)创造的价值。科特勒认为:顾客总在追求“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的差额部分的最大化。
因此,现在企业战略定位更讲究以顾客价值为基础,品牌的定位以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为目标。
一般品牌定位分五个步骤:
一、命名,命名主要是要赋予它不同于竞争者、讨消费者喜欢、又符合自己条件的风格与个性,让它具有生命力。
二、设计各种识别系统,CIS(MI、BI、VI、PI)等。CIS系统是一个企业的识别系统,目的是传达企业的名称、以及跟名称结合在一起的符号,名称和符号连在一起就是“商标”了。CIS广泛应用在名片、信封、信纸、产品、广告宣传等对外的沟通工具上。
MI是企业的理念识别,包括经营宗旨、方针、价值等方面的内容;VI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这是识别系统中形象最鲜明的部分,其核心就是色彩系统的建立(举例:宝骊叉车的VI色彩视觉设计就非常失败,原来的宝骊红为很多人喜欢,个性鲜明,但是公司整合后,新设计的环保绿看上去与友佳、美科斯几无二样,在市场上客户看到样本或叉车实物时,第一反应就是和美科斯、友佳一样的嘛,这就是说我们的VI设计没有特性,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没有展示出我们的品牌形象,让客户误以为是大众化产品或仿制品),PI是附属于产品的视觉设计,更专一更具体化,主要是体现在产品本身的鲜明特征和色彩、;BI是行为识别系统,是企业理念的行为表现方式。BI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福利制度、教育培训、礼仪规范、公共关系、公益活动等内容,BI正是对企业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其符合整体CI形象的要求。形象一点说,CI就是一支军队,MI是军心,是军队投入战争的指导思想,是最不可动手的一部分;VI是军旗,是军队所到之处的形象标志;而BI则是军纪,它是军队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CIS可以说是企业体本身产生统一性的识别,亦是企业中营运的竞争动力。CIS的设计也要随着企业的变化而逐步更新。
三、口号与企业标语,大部分的企业标语是讲者有心、听者无意,只有行家、研究行销的人比较会注意、较有感受,普通消费者多半没有感觉。所以,一句好的产品口号很重要,这关系到品牌形象,必须要让顾客一下子就能牢记,感觉有新意。好的口号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要和品牌定位相关联、含意要清楚,用很少的字,传达清楚的概念、要好记,这最困难。比如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海王银得菲-健康成就未来等。
一般企业广告语分为几种诉求方式:
1、功能性利益诉求:
杭州叉车——搬运良工
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海飞丝
2、情感性利益诉求:
万事皆可达,唯有情无价——万事达
方太油烟机,家的感觉真好——方太
3、自我表达利益诉求:
中国合力,提升未来——合力叉车
我能——中国移动全球通
宝骊叉车——搬天下
四、推出与形象一致的制作物与公关活动。比如:说明书、海报、促销资料、广告、公关活动、赞助等。
五、品牌沟通。品牌必须保持持续、畅通、正确、不中断的沟通,沟通要有效,必须和理念、风格一致,还要运用创意沟通,使得沟通能够在消费者心中转变成形象。所有的行销活动、事件都要不断传达一个企业好的印象。沟通品牌时要从内而外、先内而外,主要是内部的有效性较高,比较容易传达。员工有时也是沟通的媒介,可以传达对外的品牌信心。
品牌沟通主要包括:1、危机时的沟通 2、内部沟通(质量、内部管理、产品延伸、品牌个性定位不准、过度价格战、品牌没有差异化等)和外部沟通(媒介、公众、行业竞争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 3、创新品牌沟通。
很多企业经常因为沟通的不顺畅、不能及时准确的传达品牌信息,从而造成外部的误解,影响了品牌形象,产生了品牌危机。
品牌定位不理想,就没有品牌价值。品牌最重要的就是定位,知名度反倒是靠日积月累的。不论使用哪一种模式,长期、一致的定位,是品牌策略成功与否的关键。打品牌关键绝对不在于规模,而在于产品特色,特色来自于创新、有竞争力。产品有特色,再加上有行销能力,才是品牌成功的二大要素。
四、品牌行销
品牌行销,有品牌就离不开行销,说了品牌,再来说行销。什么是行销?有一种说法叫微笑曲线,就是说从微笑曲线来看,产品制造出来以后,曲线右边所有的活动都是行销;行销还有把右边市场的反应回馈到左边的研发、使之更符合左边市场需求的责任。所有这些都是行销,通路、品牌、广告、服务、配销、分销、代理、商业模式等都是行销活动。
品牌行销分为: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行销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成长:新产品和新市场。新市场是用旧的产品借重原有的行销知识来开拓;新产品是借重原有的行销能力,带入新的产品所产生的业务。
1、品牌的传统营销。市场营销组合经历了4P、4C、4R三个过程。1960年麦卡锡提出了4PS理论,核心是产品以满足客户需要,围绕市场开展工作的是产品(product)、分销或渠道(place)、价格(price)和促销(promotion)。后又发展到6PS理论,加上了政治和社会公共关系。再后来发展为新4PS理论,研究(probing)、划分(partitioning)即细分(segmentation)、优先(priortizing)即目标选定(targeing)、定位(positioning)
4PS+6PS+员工=11PS营销组合。
4C组合:1990年美国劳特伯恩提出了4CS理论。4C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研究客户的需要和欲望,为客户提供便利,考虑顾客的购买成本,并保持客户的沟通。组成是: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 该理论针对产品策略,提出应更关注顾客的需求与欲望;针对价格策略,提出应重点考虑顾客为得到某项商品或服务所愿意付出的代价;并强调促销过程应用是一个与顾客保持双向沟通的过程。4C’s理论的思想基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应围绕消费者的所求、所欲、所能来进行,这与以企业为中心的4P’s理论有着实质上的不同。
2025-05-29 21:25
2025-05-29 21:22
2025-05-29 21:13
2025-05-29 21:12
2025-05-29 21:10
2025-05-29 21:09
2025-05-29 21:09
2025-05-29 21:08
2025-05-28 19:39
2025-05-28 13:50
1 2
全部评论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