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
现代也正式拉开了渠道政策的战争,各个厂家开始正视渠道政策的制定和设计,各个代理商也开始拿渠道政策作为筹码和厂家谈代理条件。
2、经济危机后,现代迅速没落。高价格再不为渠道商和市场所接受,低价格开始大行其道。但是低价格必然会影响到各个厂家的收入和盈利,也从而决定高返利是不可行的。但是就在这时,
龙工叉车出现了,并悍然的打响了“低价格、高返利”政策,并辅以大额周转资金的铺底,广告宣传的支持,形象店的设计,这一系列组合拳的出击,犹如又一声惊雷在业内炸开。龙工的返利政策大致与现代相同,以量考核返利,但是其代理价却远低于同行叉车价格,一度曾放至5.3万-5.5万元左右,还有返利。其结果然是龙工渠道商大批出现,甚至是一些从来不涉及叉车行业的陌生领域者也冲着龙工来投资叉车经营,并且在规模上远超任何一家其他任何厂家。但是,龙工这种具有极大利好性的表面现象下野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主要表现为众多代理商为例拿返利,不惜一切代价走量,亏本甩卖、分期付款、欠款销售等纷纷出现,造成了销售的混乱。
3、业内效仿者。龙工的成功引起了各厂家的纷纷注意,以
柳工、
美科斯、
友佳、
山推、
江淮、
宝骊等三线
品牌为代表的厂家纷纷学习和效仿。其中我觉得效仿成功的只有美科斯、山推两家。山推作为一个崛起较晚的厂家,我这里就不分析了。我们来分析一下美科斯的成功。美科斯进入市场比龙工早,但是发展没有龙工快,主要就是销售模式的设计错误。当美科斯看到龙工的成功后,开始改变政策。主要特征也是:提供大额周转资金、辅以广告支持,高返利,不同之处是:价格合理(比龙工高,并不唯低价)、返利台阶低(甚至从10台就开始起返)、返利形式多样化(比如大折扣样车)、代理商门槛低、代理商质量低、注重资金回笼奖励和达标奖励。可以说,美科斯这套渠道政策是经过认真研究和论证的,比较符合市场大部分渠道商的需求和预期,收到了极好的效果,风险控制也比龙工要强。因而,美科斯这种政策一直延用至今,很多厂家也都知道,但是出于各种自身实情考虑,却不能照搬照抄。
4、打返利和价格擦边球的政策。这个政策是07年左右以江淮为代表的厂家率先推出的,就是“一刀切”的模式,江淮叉车甩出了两个版本的渠道政策,一是达到协议指标拿约定返利,二是将返利、三包等在每一台叉车上直接让利,优惠2000元/台,称之为“一刀切”。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当时在市场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也获得了很多非正式代理商和中小代理商的青睐,一度对江淮的销售业绩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这种“一刀切”的弊端也是很显而易见的,首先其实质就是低价,其次三包费没了,对代理商没有约束力,造成了售后服务的不完善,第三对其他正式代理商造成了心理不平衡,同时也让他们觉得在这二者之间很难抉择,如果最后达不到预期指标,就造成了失望和不满情绪。至今为止,主机厂中还有一些厂家在以这种方式制定渠道政策,但是成绩却不明显,就是因为代理商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实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