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叉网:您对今年全国
叉车的形势怎么看?
李浩:就整个工业车辆而言,今年比去年同期估计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增长。据工业车辆协会的统计,今年1-9月份是244000台,相比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销售量,还有四季度虽然有增速大大放缓,我想应该是保持有30%左右的增量没有问题,今年整个国内的市场趋向是一季度增量最大,二季度增幅小,三季度增幅就更小,四季度我觉得应该有5%-10%的增幅,全年会保持在30%左右的。
安徽叉车集团与中国工业车辆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安徽叉车集团在工业车辆的统计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我们1-9月份的销量也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在30%以上,预计到年底,我们的计划目标也能够实现。
中叉网:
安徽叉车集团,在开发新产品上有没有什么计划或蓝图?
李浩:“
合力”技术中心是1995年初由国家四部委联合认定的首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之一。从2003至2010年连续8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自组建以来,技术中心不断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完善自身职能,以适应专业化研究开发的需要。中心现有专业研发人员661人,其中硕士79人.目前已从最初的两个研究所和一个产品试制车间发展到目前的12个职能研究所、1个专业研究室室、1个中试基地。这些职能机构构建了包括前端公共技术及基础技术支持平台、产品及产业研发平台、后向服务平台的比较完整的产品研发体系。
技术中心中试基地具有完整的试制试验能力,拥有
整机及零部件性能测试、可靠性验证等各类试验台100多台套,并配备了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拥有国内一流的整车试验场、
AGV试验场。建成了“基于PDM的4C集成技术产品研发系统”平台、协同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以及以环保排放控制、新型传动、电磁兼容、人机工程及消失模铸造为主要方向的环保叉车研发平台,为产品自主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保障。
为进一步缩小与国际一流产品的技术差距,取得更多的原始性创新成果,“
合力”筹建了安徽省工业车辆重点实验室,开展整个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如振动噪声、传动技术、
新能源及混合动力等基础性关键技术的研究。
2009年,“合力”第二次组织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并已获得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的支持。目前是省内乃至全国为数不多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支持的企业技术中心。
近几年技术中心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
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一批重要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优秀火炬计划项目、省科技进步奖等重要奖项。共获得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主持或参与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12项。
正面吊国家标准由我
公司参与审核,并于09年3月份在哈尔滨会议通过。
中叉网:依照我们从行业的角度看,目前工业车辆的发展合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们怎么看待这个行业将来的趋势和走向?
李浩:我认为中国工业车辆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速的,涵盖的方方面面对工业车辆的需求也是比较大的,我们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对交货期的需求;第二方面,开发出更多适应市场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层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让用户更加满意,为我们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