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河南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一拖等大型国企取得突破进展

2010-09-16 09:07 性质:转载 作者:国家统计局 来源:国家统计局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993年,中信重工整体资产划拨中信集团公司,通过重组改造,中信重工实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中信斥资17亿元实施“新重机”工程,旨在构造一个更高层次的技术、工艺制造体系,打造一个高效的生产和管理运行机制,使中信重机达到国内重型装备制造业的最先进软硬件配置,依托在新平台上的新机制,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洛轴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重组,短短几年时间,洛轴这个国有特大型老企业便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都有质的变化,企业被注入大量资金,整合优质资源,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制定奖惩激励机制,妥善安置职工,通过机制创新,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以“二次创业”的“新洛轴工程”为平台,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确保洛轴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企业的二次腾飞。

  (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企业竞争力团队

  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优秀人才队伍,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三家企业都是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升考核与激励机制,打造出了高绩效的企业团队。

  一拖集团一方面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强化内部人才的挖潜培养,通过把高技能人才纳入专家队伍管理、放宽高技能人员退休年龄措施、构建员工多通道成长机制、坚持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等措施不断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另一方面企业建立一拖技术中心,作为公司核心研发机构,自2010年起,实施三年重点高校招录及人才引进规划,常态化面向国内外引进成熟的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以充实和加强产品开发、设计以及前瞻性、基础性技术研发团队。不断使企业发展建立在结构合理、作风优良、技能精湛的人才高地上,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信重工始终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企业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培养优秀人才。并通过目标管理法和专项津贴制度,调动广大技术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一是加大经费、项目支持。对纳入人才计划的当年给予上百万元的科研经费。二是强化平台建设。中信重工建设的矿山重型装备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澳洲海外研发基地,与西门子联建的重大装备自动控制、网络与过程控制、电气传动、数控机床等4大类27个应用实验室,为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引进、使用创造了一流平台。三是支持创新型科技团队建设。目前,公司有企业技术人员总数超过3000名,其中包括由近900人组成的研发团队、一大批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以及来自国外大公司的外籍专家。依靠人才的高密度攻关,中信重工迅速占领矿山、水泥、冶金三大装备行业的高端市场。

  洛轴集团一方面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工程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建立起吸纳、留住、激励、培养和用好人才的新型用人机制,搞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洛轴还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产学研结合的基地,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整合优势,增强研发和创新能力。同时,企业大力开展职工教育,强化员工培训,特别是加大了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力度,使高技能人才比重显著提高。洛轴职教中心被命名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已发展成为集中、高职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为一体的,行业一流的职教培训基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

  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提升整体实力、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选择。洛阳三家企业有效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逐步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