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532天!1.5万多公里!出差南极是什么体验?

2022-05-17 10:06 性质:转载 作者:柳工 来源:柳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4月26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上海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收官。作为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队员的柳工技术专家廖育联、韦苏彬也圆...

4月26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上海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收官。作为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队员的柳工技术专家廖育联、韦苏彬也圆满完成科考任务,结束了长达532天的南极之旅。

“欢迎南极勇士回家!”5月14日上午10点25分,在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为两位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仪式。办公楼前,廖育联的妻子抱着儿子早早开始等待,“他出发的时候,二宝才几个月,现在都快两周岁了。”

5月15日,来自柳州柳工挖掘有限公司的韦苏彬也已返回柳州与家人团聚。

作为考察队的车辆机械师,廖育联、韦苏彬分别负责中山站、长城站所有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与保养。在南极的极端气候条件下,这些工作半点马虎不得。“在极端工况下作业,既是对产品品质的检验,同时也是柳工与国际品牌的较量。”廖育联说。

2021年11月5日,柳工大型挖掘机、大型矿卡首次登陆南极,“大国重器”再显担当。其中,柳工956EHD挖掘机是迄今为止参与中国南极科考吨位最大的挖掘机。针对南极的特殊环境,柳工还特别研发加装了低温包,以应对低温、强风、干燥等极端条件,作业功能也进行全面升级。

南极科考,考验的不仅是是设备,还有人,这是一道关乎身体、心理的多维度考题。“中山站平均气温在零下20度左右,风吹过来像刀子在刮,紫外线还特别强。”廖育联说,队员们外出要涂抹防晒霜,戴上面罩、防护眼镜。仅是把挖掘机从中山站开到10多公里外位于冰盖上的出发基地,就耗时3小时,更别说那些需要位移的设备,一个锁扣有的就有几十斤重……

“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国科考队员奔向地球最南端。五星红旗一直在南极飘扬,见证着祖国的不断崛起、不断强大,向世界宣示着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中国能力。”每每想到这些,廖育联倍感骄傲和自豪。

为期532天的科考之旅中,廖育联、韦苏彬把青春与梦想、奋斗与荣光,书写在了距离祖国1.5万多公里的冰天雪地里。

作为中国极地科考使用种类、数量(台套)最多的工程机械品牌,柳工已连续十四载助力国家极地科考事业,先后提供了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滑移装载机、登高车等工程机械产品和二十余名工程师参与极地科考事业。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是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8 月10 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公 司 先 后 通 过 ISOCUTR、ARAI 和 CE 等国际认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业车辆、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的专业制造企业。公司现有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山东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和阿根廷SKD 制造工厂三大制造基地 ,主要生产包括电动叉车、内燃叉车、仓储车辆、牵引车、AGV 自动导航车辆和正面吊等产品,具备年产 40000 台整机及其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公司始终秉承“持续精进、追求卓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及解决方案”的经营理念,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广泛赞誉。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