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全新的平台体系更容易满足消费群的即时服务需求,不需要消费者到店接受服务,从上门配送、旧车上门回收、车辆维修等都可以一条龙服务,其中车辆的维修又细分为:三包期内上门维修、三包期外上门维修、三包期内到店维修、三包期外到店维修等,简单快捷打破场景化难题。
零售三要素的变化,为天能终端零售打开了一扇新窗。天能零售通的底层逻辑是将线上消费群和多样化场景需求,通过智能化大数据为终端引流,下面让我们再看一下场景化运营模式。
电池界的“滴滴打车”
融合线上线下场景化需求
构建线下本地化商业生态
众所周知,滴滴打车一端连接司机,一端连接用户,司机与用户在平台上的互动浑然天成。反观天能零售通,一边门店,一边用户,颇有神似之处。
天能零售通将线上用户通过平台大数据,直接就近分配给消费者附近门店,将门店原有用户和路人用户——临时路过,全部囊括在内。从用户端看,无需再顶着风雨,或烈日去线下门店进行维修服务,只需在线上进行点击,直接预约下单,本地运营直接线上接单, 然后实行就近派单原则,选择最近的服务点对客户进行服务,实现响应快捷化。于商户而言,在原有线下接单的基础上,本地运营会遵循就近派单原则,增加商户的额外单量,实现商户的额外收入增长。
因此,天能零售通是通过线上流量智能化分配机制,达成为线下终端赋能的效果,目的是构建全新的线下本地化商业运营生态,即:整合天猫、京东等互联网平台流量+线下终端导流+终端产品与服务支撑,三环生态相辅相成。
电池新零售的未来
是搭建本地化服务链
形成品牌与终端共赢
在线上卖货大行其道的当下,品牌商与渠道商很容易陷入线上卖货尴尬,一边是品牌商旗舰店,一边是大渠道终端利用区域关系优势欲与其线上“争蛋糕”,这样一来,原本的品牌消费数据可能被打散、流通性不足,双方在“短枪交战”之后势必会陷入流量瓶颈,无法进一步进入细分化的服务市场。
天能一贯坚持与渠道终端共赢原则,耕耘行业三十余年,沉淀40余万家终端门店,遍及五湖四海。在新零售大潮涌到 “电池行业海岸”之际,迎势造船,迅速完成线上共享布局,将互联网平台用户分享给终端门店。
天能智能化新零售系统--天能零售通,实现自动化派单,接单、服务、结算,解决人工派单的效率问题、门店服务质量跟踪问题,用户体验更好,结算更安全方便,实现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服务。在换电蓬勃发展的后电动车时代,天能将利润共享给终端门店,形成天然的换电本地化商业服务链。
与共赢商共享互联网时代本地化商业生态的红利,天能已然领跑于前。
天能具备新零售时代行业领域优势能力,40余万渠道终端资源充足,不需要大肆扩张,精细化耕耘将是未来的方向。在流量充足的情况下,天能还具备资金、技术、数据等诸多优势。在技术创新上,天能紧紧抓住电池核心技术,不断开拓新天地,布局锂电领域,产出多款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在盈利能力上,天能在行业一直名列前茅,通过资金和技术优势与法国道达尔达成合作,并快速搭建全国十六大生产基地,为优质产能提供广阔空间;在数据方面,天能更是行业翘楚,深耕三十余年,行业消费大数据更精准,通过自身积累沉淀的数据信息可快速完成方向性规划和落地实施策略;更难能可贵的是,天能在智慧工厂方面成绩显著,从人工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天能已经形成年产3亿只电池的巨大产出能力。
天能通过优质产能、产品创新以及智能化数据运营,为渠道终端搭建起丰沛的线上流量支撑。未来,渠道终端将不再被流量围困。天能零售通未来还将通过不断优化平台,运用终端的社区覆盖能力,打造星级服务机制。电池界的“社区团购”服务,未来也不是不可能。
新零售的号角,天能已然吹响。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习惯于长效增长的天能尚在探索和狠下苦工,但积极调整、快速迭代一直是天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基因。天能零售通此次上线,迎着电池行业新零售1.0的风,构架线下本地化商业生态,将线上流量为线下终端引流服务,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天能集团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浙江长兴,主要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新能源镍氢、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是目前国内领先的绿色动力能源制造商。
集团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行业地位优势明显。于2007年6月11日,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00819.KH)。目前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20余家国内全资子公司,三家境外公司,年产值超过350亿元,员工近2万余名的大型国际化集团公司。集团分别在浙、苏、皖、豫四省建有七大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以浙江长兴基地为核心,以江苏沭阳、安徽芜湖、安徽界首、河南濮阳基地为辅翼的强势产业布局。
天能集团江苏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沭阳经济开发区天能工业园,由天能集团投资兴建,专业设计研发、制造生产叉车用管式电池、游览车用管式电池、太阳能风能用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用电池等各种类型产品。一二期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主厂房及技术中心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目前公司有员工6000多人,日产电池10万只。天能江苏基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动车用蓄电池生产基地。公司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拥有中高级技术人才逾百人,拥有国内外专利、种类科技成果数十项,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三期工程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投资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叉车/高尔夫车/游览车用管式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项目引进先进的进口设备,包括德国哈迪(HADI)生产线、爱立许(EIRICH)真空和膏机、因巴泰克(Inbatec)酸循环设备,采用欧洲先进的电池制造工艺,保证产品的高性能,使产品具有长寿命、高容量、少维护、安全可靠性等特性。
2024-04-18 11:31
2024-04-18 10:00
2024-04-18 10:00
2024-04-18 09:18
2024-04-18 09:18
2024-04-18 09:16
2024-04-18 09:15
2024-04-18 09:10
2024-04-17 09:41
2024-04-17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