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东方“氢”岛未来什么样?十年规划来了!三大空间布局

2020-08-01 09:47 性质:转载 作者:经济导报 来源:经济导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到2022年建成10座以上加氢站

围绕“东方氢岛”发展,青岛从示范应用、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进行“部署”。

建设国家级氢能示范城市。重点在西海岸新区建设氢能示范区,拓展氢能在汽车、轨道交通、港口、供热、化工、发电及备用电源等全场景应用领域。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以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包括燃料电池公交车、环卫车、叉车、载货车等,在公共交通方面建设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在新建的轨道交通项目中试点燃料电池轨道列车,提高相关产品成熟度,加快商业化推广进程。在青岛港开展燃料电池港口机械、物流运输示范应用,打造中国“氢港”。

打造高端氢能产业集群。以西海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等为依托,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施“燃料电池汽车领头羊”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培育国际化氢能创新高地。整合青岛氢能技术创新力量,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建立科技创新支撑体系,重点突破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开发、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等氢能核心技术,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等研发资源建设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孵化园区。

建设完善的氢能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加氢站布局,鼓励建设油/氢、气/氢、氢/电等多种形式的合建站。据悉,青岛将出台加氢站建设实施方案细则,率先在西海岸新区、李沧区、即墨区、莱西市等区市建设加氢站,以技术相对成熟的高压储氢加氢站为主。到2022年,建成10座以上加氢站;2025年,累计建成25座以上加氢站;2030年,累计建成50座以上加氢站。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谋划实施“三区”协同发展,即南部氢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中部氢能技术创新核心区和北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区,发挥各自优势,共创青岛氢能发展蓝图。

其中,在北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区,依托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和莱西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企业。到2030年,打造1-2家燃料电池整车企业,5家规模以上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辅助部件企业,其中,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10亿以上的企业5家以上,建成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规划》提出,增进省内区域协同发展。联合“鲁氢经济带”的主要城市,实现跨区域的产业、政策、技术、资金方面的合作。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建立“300公里氢能合作圈”,以300公里氢气输运半径辐射烟台、潍坊、威海、淄博、临沂、日照等城市和地区。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