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为推动青岛氢能产业发展,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征集意见稿)》,正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规划》提出,在未来10年将青岛发展成为国际化氢能城市,打造国内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实现“东方氢岛”的总体发展目标。其中,近期目标是到2022年,推进氢能产业集成创新、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港口、氢能小镇等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推广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等600辆以上,在青岛港试点燃料电池机械和港口集卡;建立健全氢能产业链,培育超过5家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
产业起步潜力待挖
青岛氢能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其中,化工副产氢资源丰富,董家口化工园区内集聚了金能科技、海湾化学等一批化工龙头企业。例如,海湾化学公司的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每年可贡献副产氢气1.1万吨;金能科技公司规划建设的2套9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投产后每年可获得约7万吨高纯氢气;丽东化工每年副产氢气4万吨;青岛炼化拥有3万标准立方/小时和4万标准立方/小时两套制氢装置,一套180万吨/年重整装置,年产氢气量约12万吨。
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青岛同时具备汽车、轨道交通、发电供热、港口码头等氢能应用示范全场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例如,青岛国际院士港联合同济大学、上汽集团等研发资源开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集成应用示范,包括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氢能应用全产业链项目;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发成功国内首列氢能有轨电车;美锦能源在西海岸新区投资100亿元建设美锦氢能科技生态园,包括氢能商用车整车、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等项目;西海岸新区已启动氢能公交示范项目,并配套建设加氢站;平度市同和高新区青岛氢航动力有限公司氢能源无人机已投产下线,青岛汉和氢能电源续建项目正在建设。
《规划》提出了目前青岛氢能产业存在的问题。比如,青岛化工副产氢主要用作化工原料或供热燃料,用途单一、附加值低,未能起到能源转型升级的作用;氢能源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企业数量少,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技术优势和集群效应。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储运设施不完善、加氢站数量少,制约了氢能产业的发展。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