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自动化、智能化如何驱动驱动新物流发展?

2017-11-27 09:23 性质:转载 作者:靳忠祥 来源:物流沙龙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我们认为现在的物流发展方向已经越来越强调仓的进和出的功能和能力,而不是强调存储业务。整个仓,不论任何一个企业,不论是零售还是电商,还是其他的公司,他们一定是有整个网络体系的,怎么实现跨区域的发货,怎么实现跨区的配置,仓间调拨?

  菜鸟在做一个提前的预测,通过大数据来挖掘每个地方、每个仓的发货能力的水平,从而提前做好准备。武汉仓可能现在需要翻5倍,成都仓只需要3倍,就需要设备的柔性,在不同的仓之间调配。所以机器人也要适应这种预测上的要求,在仓与仓之间调拨,不仅是货物的调拨,还有设备的调拨,从而适应动态发展的需求。

3)多渠道多场景兼容

  这么多的功能需要在一个仓里面完成,而且定单又有不同的特点,如果是门店,一个定单大概是18行、20行,甚至大的有50、70行,如果是小门店可能是十几行的规模。电商的是一个定单一点多行或者是两行,所以一个仓既要能够发小定单,也要能够发大定单。这样仓里就非常复杂,我们就要实现铺货、补货等等都要适配。甚至是季节上的变化,导致我的货柜需要释放和调整,都需要我们考虑。

4)新零售物流应对策略

  新零售上就有以上的问题,包括了波动性、多仓联动和仓里面的多仓兼容。这几个点是需要我们应对和解决的问题。那么,有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

我们认为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一定要能够快速的实施和部署。因为促销,包括时间要求非常高,我们能够实现快速把一个仓从空仓变成一个自动化的仓,就有时效上的要求。

  第二要有柔性、灵活性和拓展性。不能说现在可以做10万件,10万件以上就不能做,那就不行。最后还要考虑整个仓的功能,不仅仅有打包,整存、拆零。

  最后是动态变化,适时的切换,当需要大促的时候有大促的流程,大促完了之后有日均的流程来适应日常的情况。而且品类不断变化,可能今天做服装,明天做化妆品,后天做3C,产品变,整个货架和逻辑都要改变。来适应整个业务的形态变化。

  所以我们认为今后的物流需要在以下4个方面着力发展,改善这些环节,我们分享一个解决方案。

  很多的场景,很多公司都在关注减少人员的行走,但随着品规的不断增加,人员的行走会大大的影响效率,整个仓会铺海量的SKU,整个人员会用一半的时间行走和寻找商品,这是我们关注的点,也非常的顺理成章。

  还有一个点是我们忽略的,就是波次的点。之前我们往往是做一个大的波次,希望能够通过一个逻辑或者是通过一个定单上的匹配策略,把整个任务分到不同的人,这个人根据任务单来选总量,再到一个地方核单。

  这里有时间的浪费,一个是组合,第二个是人的捡货时间不同步,定单非常多的时候,每个分区单独作业,可能1号区里面的人已经做好了,2号区还没有过来,需要等待时间。第三个是波次的释放和核单时间。这里也是时间的损失,也是需要关注的。因为你的波次是一波波做,所以时间上就有一定的浪费。

  我们就做一个总结,如果你的定单,SKU比较少,面积也小的话,你的行走路线可能没有那么长,就可以实现按定单进行拣货。当然现在的仓场面积越来越大,可以做到按波次,这个时候就有等等的因素影响时效。  

  第三个是连续拣选,可以实现实时处理,不论定单怎么增长,不论SKU怎么变化,我这边永远是连续的作业,没有等待,适时优化。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