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BBC分析了365个职业 这些职业最可能被机器淘汰

2017-11-28 06:00 性质:转载 作者:齐鲁晚报 来源:齐鲁晚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前不久,《纽约客》杂志的一张封面毫无征兆地在朋友圈里刷了屏。封面上,人类坐地行乞,机器人则扮演了施予者的角色,意指明显—...

  前不久,《纽约客》杂志的一张封面毫无征兆地在朋友圈里刷了屏。

  封面上,人类坐地行乞,机器人则扮演了施予者的角色,意指明显——在未来社会,人类的工作机会被不断进化的机器人剥夺,从而沦为了流落街头的弱者。
  自从机器人的概念在科幻小说里首次出现……甚至更早,自从工业革命爆发,机器大生产最开始为商家创造利润的那一天开始,人类便开始了无休无止的焦虑。
  而到了如今,人工智能日渐精进,人类的焦虑和恐惧则由被机器人杀死,转变成了被机器人所取代。

  「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老板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机器人,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
  然后,你就被开除了,抢饭碗的竟然是个机器。
  这种情景真的会出现吗?
  可能性极大。
  根据现在各大机构研究出来的数据是,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会逐渐被机器人取代。
  我们先来看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和美国劳工统计局共同发布的数据——人类将会损失55%以上的工作岗位。
  研究人员甚至还警告说,美国数百万劳动力到2035年时将被机器人取代。
  不仅如此,BBC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虽说他们分析的仅仅是这些职业在英国的前景,所基于的也不过是本土的数据。但从这些概率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的结论: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技能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
  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
创意和审美。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无需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
  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但手熟尔;
  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闻天下事。
  具体到各行各业,劳动力被淘汰率是这样的,自查你的行业「悲不悲剧」:
电话推销员
99.0%
  在 BBC 所统计的三百多个职业里,“电话推销员”被机器人取代的几率为最大,接近百分之百。即使没有机器人的出现,这样一个单调、重复、恼人,又毫无效率可言的工种也是迟早要消亡的。
打字员
98.5%
  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打字员曾经也是一份很有搞头的工作。而今,凭借“打字”这一技能尚能存活的唯一职业也就是速记员了;但可以想见的是,等到语音识别技术普及的那一天,速记员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会计
97.6%
  与技能基础,且日薄西山的电话推销、打字不同,会计这样一份要求不算低,职业前景也被社会主流看好的职业竟有高达97.6% 的几率被机器人取代,着实令人意外。但细究来说,会计工作的本质便是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内部存在着严格的逻辑要求,天生就要求100% 准确,从结果上来看,机器智能操作的优势的确明显。
  而事实上,就在今年,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德勤、普华永道和安永都相继推出了财务智能机器人方案,给业内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保险业务员
97.0%
  另一个已经开始走向人工智能化的行业是保险业。去年,包括平安保险、泰康在线、太平洋保险、弘康人寿、安邦人寿、富德生命等在内的多家险企已将智能科技引入到公司业务上,目前主要应用于售后领域。但业内预测,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替代销售人员,成为个人保险智能管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月,日本富国生命保险用 IBM 的人工智能平台 Watson Explorer 取代了原有的34名人类员工,以执行保险索赔类分析工作。这34名人类保险业务员就此成为了“机器人抢我的饭碗”大军的一代先驱。
银行职员
96.8%
  除了单调、重复,“低效率”也是造成某些职业被自动化取代的一大因素,比方说银行职员。
  其实现代人挺习惯排队的,排地铁排挂号排奶茶排鲍师傅都不在话下,即便如此,在银行办业务时排的漫漫长队还是足以击溃一个文明人的忍耐底线。虽说当下市面上出现的所谓“银行机器人”在实际功能上依然以卖萌为主,但在切实的需求面前,银行职员被机器人取代的确是可以被预见的事情。
政府职员
96.8%
  BBC 的研究人员在这里所指的是政府底层职能机构的职员。如果你看过类似《是!首相》之类的英国情景喜剧,便会知道,在这个国家,冗余且无能的行政人员一贯是民众的槽点和笑料。
  在该国今年年初的一项调查中,有?1/4的受访者认为,相比人类,机器人有更好的从政能力;66% 的人认为,至 2037年,就会有机器人在政府任职;16% 的人认为,在未来的一至两年中,就会出现机器人担任政府官员的现象。
接线员
96.5%
  早在十几年前,微软便开发出了具有总机接线员功能的智能语音系统;而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接线员的绝大部分工作基本都可以被自动完成。
前台
95.6%
  机器人前台这两年已经多次登上了新闻标题,话题度最高的是由日本软银公司开发的 Pepper。目前,日本以及欧美多国都已经有医院、银行、电器店之类的机构购买了 Pepper,作为前台接待人员使用。
客服
91.0%
  Siri 诞生了这么多年,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客服在技术上早已能够实现,剩下的就是普及化的问题。近两年,这类人工智能客服平台也逐渐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热门的创业项目,其中某些产品的回答准确率据说已经能达到 97%。
人事
89.7%
  在未来,不单单是员工本身,就连负责招募员工、解雇员工的 HR 也有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机械 HR 能完成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要求的基本技能。
  今年 3 月,由北美著名猎头公司 SourceCon 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行业竞赛中,一个名为“Brilent”的机器只用 3.2 秒便筛选出合适的候选人。除此以外,国内厂商开发的一种名为“iHR人力机器人”的一站式自助办公服务也获得了大量媒体曝光,其最基础的功能是开具各类证明文件自助打印。
保安
89.3%
  关于人工智能,最令人无法解释的一条新闻诞生于今年七月,美国乔治城华盛顿港开发区的一台保安机器人“溺水自杀”了。此事的官方解释为机器人系统故障,但它在社交网络上依然激起了大量恐慌情绪。
  这名“自杀”的保安机器人是由硅谷公 Knightscope 研发的 K5 机器人,拥有 GPS、激光扫描和热感应等多项功能,并备有监控摄像机、感应器、气味探测器和热成像系统,自问世以来,在美国的大型商区中很受欢迎。
房地产经纪人
86%
  现阶段,无论是房屋买卖还是租赁,都离不开房地产经纪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售楼小哥的牵线搭桥,他们也借此收取佣金。但美国的一些房地产机构近些年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完成交易。随着人工智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逐渐完善,一旦这种模式被行业主流接受,人们又发现绕开中介可以省去大笔佣金,这一职业的前景便岌岌可危了。
  工人,以及瓦匠、园丁、清洁工、司机、木匠、水管工等
80%-60%
  绝大多数来自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工作都被 BBC 的研究人员列为了高危职业,而这些也是很多人在提到“机器人威胁论”时最先想到的威胁。
  事实上,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机械大生产对底层工人生计的威胁便已是经久不衰的月经贴。19 世纪下半叶的英国,纺织工人群体内还多次爆发了对抗工业革命的暴动,他们砸毁织布机,以宣泄失去工作的怒意,史称“卢德主义运动”。
  四年前的台湾省爆发了一次现代版本的“卢德运动”。当年,“高速公路局”计划在年底用 ETC 自动收费系统,全面取代近 1000 名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工作,激发了收费员群体的抗议。其过程中,竹田收费站一位 40 岁的员工在自己的车中烧炭自杀。
厨师
73.4%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BBC 将“厨师”的危机概率预测为 73.4%,八成不包括中餐厨师。虽说当下类似披萨机器人、咖啡机器人、酸奶机器人之类的机械厨师已经问世,但哪怕是再智能的机器人,看到中餐菜谱上的“盐/少许”“味精/少许”也得死机。
IT工程师
58.3%
  略有些讽刺的是,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将给很多公司的 IT 部门带来威胁。它将取代 IT 部门里许多的例行公事,其中又以系统管理、服务台、项目管理与应用支持等营运面最可能受影响。
图书管理员
51.9%
  相信不少文艺青年年少无知时都有过类似当“图书管理员”的梦想,但时至今日,就连他们都会明白,博尔赫斯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这份工作还是交给条形码和人工智能吧。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