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尽管已经发展成熟,近年来没有重大创新和突破,但目前仍不失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开展全球供应链布局、加强成本控制的范本。
(三)空中客车:建设和优化跨国供应链协作体系
空中客车(Airbus)公司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联合投资建设的商用飞机制造公司。经过40年的发展,空客公司不仅打破了美国波音的垄断地位,还在一些领域后来居上,占据了设计创新和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空客公司的供应链横跨多个国家,各国分别负责一部分零部件的生产,是典型的协作型供应链体系。
在供应链的组织方式上,空客公司将核心部件的生产放在法、德、英、西等国,但大部分工厂都位于沿海城市。通过海上运输,降低物流成本,并精细设计海陆运输的衔接、陆地转运路线方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损坏。即使分散的生产布局不是经济最优的,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各国均能参加到飞机主体的制造中,任务分配相对均等,合理分享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保障了协作机制的公平性、持续性,最终确保空客能够有效凝聚欧洲力量、形成整体竞争力。
在供应链的技术手段上,空客大量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对零部件的生产和运输状态进行标记。这样,分散在各国的供应链得到了有效的实时监控,整个生产系统得到紧密衔接,甚至可以统筹调度、全局预判,防止因为人为疏忽和偶发事件而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
在供应链的附加服务上,空客公司推出了诸多优惠政策。由于飞机购置总价较高,订购飞机属于航空公司重大决策,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空客公司通过对新客户免费试飞、融资租赁等不同方式,降低航空公司的开支压力,首先赢得了发达国家中小型航空公司、广大发展中国家航空公司的青睐,为进一步打开市场奠定基础。
Ⅱ.物联网带来的高效整合
供应链的定义是由核心企业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制造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销售及服务等环节将产品送达消费者端。简而言之,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模式。在物联网的时代,供应链的信息大幅透明化,使得服务的改进和提升成为可能。
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之间密切合作、共享利益、风险共担,对整个供应链条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品流、业务关系等项目内容实施规划、调整、平衡、管控的运作过程。供应链管理模式是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流、价值流构成的服务型制造网络。优化供应链管理(SCM)是制造效能提升行动三大任务之一,是通过推广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的管理理念、运行模式和组织方式,突出制造业企业的主体地位,构建和完善供应链运行模型,促进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协同合作,在实现降成本和去库存的同时,提升供应链整体的效率和效益。
根据供应链条内上下游不同的企业结构,企业间合作或协调的组织方式多有不同,通常有三种供应链管理模式。一是核心企业主导型,由产业内的核心企业构建的供应链体系,通常是核心企业进行构建信息平台和开发管理软件,并主导上下游投资,通过提高全供应链效率的方式来为产业链各环节进行增值。二是产业联盟型,由产业内的若干大型企业形成产业联盟,通常是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成员之间协同合作,构建统一的操作系统和通用的信息平台,实现产业联盟内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三是第三方协调服务型,由第三方企业来整合供应链,并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成员提供专业的供应链协调服务,进而实现制造企业之间的供应链整合。
企业推广和应用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以提升顾客利益为核心,结合企业自身提升产品价值的系列业务活动,构成一条价值增值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个体,而是在供应链条上充当部分结点,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高效的制造-服务链条。供应链内的上下游成员企业通过便捷高效的方式分享信息、资源,加强对生产调度的及时管控,减少传统供应链中单纯物流交换而产生的时间拖延、生产波动、资源不匹配、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通俗来讲,供应链管理模型就是将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成员打造成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制造-服务综合体,企业成员不再是单向链条上孤立的个体,而是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效商业模式,打造企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Ⅲ.新兴科技主导的效率提升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优化供应链管理将主要从三个方面正向作用于制造业企业。
第一,适度减少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旧的供应链条模式导致上下游企业为应对库存波动,对生产材料进行大量储备,进而增加企业库存成本,或资金周转困局及生产资料浪费等成本压力。智能时代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首先是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成员之间的信息流障碍,制造业企业之间实现高效信息交流,有利于企业降低库存成本以及整个供应链条的协调与平衡。资料显示,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运营成本、生产效率、按时交货率等方面均产生正向影响,一般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左右,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
第二,有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企业间通过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供给效率,同时通过信息流、物流的信息及时共享,提高企业间合作生产的效率。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推广应有利于促进物流仓储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物流仓储行业发展较快,但相较于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还存在较大差距。优化供应链管理,鼓励物流服务和仓储库存服务行业的发展,提升第三方服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消除库存不平衡,协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供需关系。
第三,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利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树立以消费需求为核心的制造生产理念,更好地依据消费需求提供灵活高效的生产服务。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有效供给不足和低端供给过剩的困局,企业制造和生产应以消费需求为核心,不断满足消费需求,诸如针对定制化、高端化、精细化的消费产品提供高效生产服务,适应消费升级带来的改变,从而有利于提高供给效益和质量。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优化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促进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有利于制造业企业侧重价值增值和产需互动,有利于打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优势,重塑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
2025-05-06 09:28
2025-05-06 09:27
2025-04-28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