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变局:寻找新商业环境下的“新物流” ——“万漉沙龙”之“新物流”专题纪实(上篇)

2017-07-29 09:20 性质:转载 作者:老马之秋日私语 来源:老马之秋日私语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主持人马宏(上海棋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万漉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先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冒着炎炎酷暑来参加我们这个小型的...

  主持人马宏(上海棋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万漉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先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冒着炎炎酷暑来参加我们这个小型的研讨会。我们“万漉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物流领域投资的专业机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技术能够改变世界”——电商的竞争是物流的竞争,而物流的竞争是物流理念物流技术的竞争。

  这次“万漉沙龙”的题目是“变局”。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物流行业格局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今天想就这个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杨国宏(上海百全物流有限公司创始人):我是在市场一线的,深切地感受到整个行业的变化。我是2007年中秋节来上海开始做物流的,正好赶上了电商的发展期。我刚开始接触的是快递行业,那时候兴起了很多加盟模式的快递公司。到了2009年开始出现分层,快递专注于小件,零单快运专注于30-500公斤的大货。2012年的时候,一些全国加盟的零担快运网络已经初具规模了。

  销售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省代、市代、区代,现在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分散化了。过去是大批量标准化的产品,现在越来越碎片化,大批量的整车货越来越少,越来越偏向于小零单。无论是面向消费端的小票零单快运和快递,还是面向产业端的大票零单快线和合同物流,我们的行业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

  主持人:杨总提出:我们传统的物流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不仅是整个消费端碎片化了,整个产业端也碎片化了。

  卓序(浙江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万漉资本”创始合伙人):“德马科技”是一家物流装备提供商,现在叫物流系统提供商。我们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明显地感受到了变化。

  消费升级带来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的巨大的持续变化。现在就有四五家已经很有规模、通过整合替代传统“夫妻老婆店”发展起来的便利店,派给“德马科技”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开发无人商店。需求是两大类,一类是体验式的无人商店,最典型的就是阿里推出来的无人商店;一类是自动售货机,过去因为SKU太少,只能简单地进行无人售货,以后社区自动售货机里的SKU和存储量都会大大增加。阿里、淘宝原本都是线上电商,现在也在回归线下。我的好朋友候毅,以前是京东的物流总监,现在创办了“盒马生鲜”,已经成为面向高端白领的中国生鲜小超市的典范,增长速度非常快。

  主持人:卓总提到了一个词“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带来了很多细分化的价值主张,过去只是满足功能化需求的大C,现在分化成很多更多情感性诉求的小c。对应的就是马云的所谓“新零售”:“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数据驱动的泛零售业态”,一个关键词是“数据驱动”,所谓“零售两重性”,既有物流性又有数据性;另一个关键词是“泛零售业态”,所谓“零售物种大爆发”,规模化的大B演化成“蚂蚁雄兵”的小b。再与此相对应,物流也在发生变化,现在比较热闹的说法叫“新物流”。“新物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新物流”的业态到底是什么样的?新的商业模式可能在哪里会突破?

  ▲陈勇:今天的中国,正在从增量逻辑走向存量逻辑,各个行业都将出现“产业路由器”,通过“聚单—分单—跟单—观单”为企业赋能。就单个企业而言,破局的方向有两个,要么成为路由器,要么连接路由器。
  陈勇(盛景网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盛景创新研究院院长):传统的物流行业格局,一边是买家,是各种物流装备、物流方案的需方,大到像京东、阿里、菜鸟、唯品会等等;一边是卖家,是各类物流装备的供应商,比如“德马科技”。从物流装备的角度来讲,一边是需要物流装备的买家,一边是提供物流装备的卖家。现在问题越来越突出了,一方面是下游的需求增长依旧,但是存量已经非常巨大;另一方面是上游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但是大企业的物流需求订单越来越大,一般的中小物流企业根本做不了,有单子也吃不下,垫不起资。

  传统物流行业的总逻辑是增量逻辑,但物流行业的增速终会放缓,而且现在的存量已经很大,存量效率如何提高变成了关键问题。说个例子,全球有7万家7-11便利店,真正属于7-11公司的只有500家;全球的7-11便利店有超过5000亿的营业额,而7-11公司的年营业额是500亿;7-11公司总共有8000名员工,其中6000名是咨询顾问,每位顾问管8-10家门店,他的任务就是帮助分管的门店进行管理、实现利润,然后在店的利润里分钱。我们认为的7-11是家便利店公司,7-11便利店实际是一家典型的赋能公司,我们把它叫做“产业路由器”。它自己并不拥有太多的便利店,也不控制为便利店生产的工厂,也不控股物流公司,它只是把大家拢在一起,把中间环节去掉,让利润产生出来。

  我曾经问过7-11中国部负责人,中国的便利店为什么不能像7-11那样高频高效呢?他说很难,711便利店是不收进店费导购费等等费用的,中国超市不可能不收,而且还占到相当比例;7-11便利店是没有账期的,都是定时结;7-11便利店总部的职责就是赋能,帮助提供物流参数,帮助提供用户的情报,帮所有门店赚钱,赚到钱再切分。这样就能打开产业链条,把过去割裂的产业链连接起来。

  今天的中国,正在从增量逻辑走向存量逻辑,各个行业都需要出现7-11便利店这样的“产业路由器”公司。比如物流装备,市面上提供仓库的运营、管理、设备的公司很多,大家都在招标,“产业路由器”公司首先要“聚单”,要把现成的物流仓库订单归集起来。你凭什么来归集呢?就是要把成本降15-20%,要用降本的方法来做归单的工作。其次是“分单”,把订单分类和标准化后,输送给专业的物流设备生产企业。你凭什么降低成本?降本最主要的逻辑是拿归集的订单去分单,把订单分给专业的物流设备生产商,效率提上来了,成本就打下了,15%就造出来了。分单不足以解决问题,还要“跟单”,跟进去帮助物流生产企业提高效率。还要把它的生产装备回放到平台上,这叫“观单”,这样还能给物流设备生产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这样,就把传统的靠卖设备赚钱的设备制造商,改变成了把重点放在提高订单服务、技术服务、综合赋能服务赚钱的“产业路由器”。

  就单个企业而言,破局的方向有两个,要么建设路由器,要么去连接路由器。随着消费升级、碎片化、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产业内部也需要碎片化整合,需要有“产业路由器”,需要有人有更大的格局,打造资源整合能力去改变行业现有的运营规则。

  主持人:陈博士提出破局的方法是打造“产业路由器”。过去是经营产品,就是要卖货给你,产品是目的;现在是经营人,我要给你赋能,产品变成了手段。这很有点像现在流行的S2b,要么去建设一个“产业路由器”,做供应链平台“大家的大S”,要么去连接“产业路由器”、做个“快乐的小b”。

  ▲储学俭:物流“变局”,“生态”是趋势。由商流带动物流,物流带动金融流,支撑这三流的则是技术流和人才流,五流构成“供应链金融物流”的生态。“新物流”是未来物流的新常态,不管你使用的是什么名词。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