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裁员也罢、倒闭也成,都已经过去了。2017年的创业才是我们真正要关心的事情。那么新年新计划怎么定呢?
据统计,2016年中,企业服务、文体娱乐、电商和医疗几大领域成为了资本追捧的新风口。资本对于这些领域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比如,云计算的高度发展,带动了整个企业服务行业出现了井喷。同时,在市场整体预冷的情况下,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而企业服务类公司更容易在成立初期就能找到明确的付费用户。
同样,医疗行业虽然信息化改革缓慢,且受制于政策变化,医疗体系等多种因素,但发展势不可挡,一旦破冰将是一个难以估量的 超级市场,因此各方也在积极探索哪些领域以哪种方式更有可能成功。
创投整体市场并未冷却,只是相比于2015爆发式发展的趋于更科学、更冷静。创业者和投资人逐渐资本驱动创业转为市场驱动,从而将目光转向更具潜力的领域。
行业整合与深科技成为了贯穿2016年互联网创投领域的两大主题,在经历了一轮创业、投资狂潮之后,模式创新日趋乏力,现有成熟赛道纷纷关闭窗口,资本对于早期项目的押注更为谨慎、选择更为稳妥的中后期项目进行布局;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单薄,深科技再次开始站在历史潮头,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纷纷掀起从底层技术追求效率提升。
国内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已经追上甚至超越国外,在相同起跑线的深科技领域有望并驾齐驱,中国企业能够主动出击全球市场。风向已经开始转变,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创投领域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我们在此大胆预测一下,供你参考。
1.需要谨慎入场的领域:互联网金融
2.仍有机会被发觉的领域:企业服务、汽车交通、教育培训
3.近期可能爆发增长的领域:消费生活、文体娱乐、旅游酒店
4.未来可能增长爆发的领域:智能硬件、医疗健康
5.暂时只能观望的领域:社交、房产服务
热点1: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一直是科幻小说主流题材之一,而现实中其相关设想正初步实现。机器可通过学习分析行为模式,并以此为根据做出相应预测反应,比如应用于购物网站,进行购物推荐。除分析大型数据、挖掘潜在行为模式、行为预测等功能之外,研发人员还希望让机器具备从各种模式中学习后产生新模式的能力。
在2016年,各大型企业已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资金。据预测到2020年,注入资金将高达50.5亿美元。
机器学习领域的技术型创企发展潜能很高,获得融资或被谷歌、苹果、Salesforce等科技巨头收购后能很快发展得如火如荼,事实上,以上科技巨头在这一领域至少收购了40多家创企。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计,2018年将有62%的大公司普遍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客户关系管理(CRM) 软件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的高管Ludo Ulrich表示,得益于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热衷,随着技术的发展,小型企业将从中受益良多。
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和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又或者移动应用等软件服务上。例如,在医疗保健领域,通过物联网与全球数据对接,可穿戴设备即可借助于人工智能的强大分析能力,为穿戴者提供身体状况诊断、医疗指导等服务。在金融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强大的金融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将在股票等投资上大放异彩,金额顾问一职或将因此没落。在银行业,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用于分析用户行为模式,AI已被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等大型银行纳入其欺诈识别和身份确认系统。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