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苹果向华为专利付费给中国制造带来的启示

2016-05-13 06:57 性质:转载 作者:曹鹏程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华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公布了一则消息:去年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769件,而苹果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在通信业,两公司签订专利许可时...

华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公布了一则消息:去年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769件,而苹果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在通信业,两公司签订专利许可时,专利许可数量多的一方要向数量少的一方收取专利费。这意味着在通信技术领域,中国企业有了向美国企业收取专利费的转变。

  消息一出,有人振奋,也有人淡定。据媒体报道,苹果不仅要向华为支付专利费,也要向爱立信支付;而华为虽然专利许可数量相对比苹果多,但仍同样要向爱立信支付专利费。

  转变,毕竟才刚刚开始,中国企业要更多占据全球产业链上游,才能更有底气。尽管如此,华为取得的成绩还是很能振奋人心,许多立志要做世界第一的中国企业,无数埋首攻坚自主专利的国内研发人员,都在此刻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在中国制造的队列中,“华为系”可以说是不同寻常的存在。2014年,华为用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的照片做形象广告,表明要“真心向李小文学习”;2015年,华为用了“芭蕾脚”的照片,顶级舞者光鲜美丽的脚,脱下鞋却满是训练留下的伤痕;2016年,华为选择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捕捉“上帝粒子”、黑玫瑰乔伊纳实现0.01秒突破的照片,诠释“厚积薄发”。

  可以说,华为取得成绩的背后,正是28年来只做信息通信领域、不惜血本学管理、坚持投入做研发的专注与努力,更是其不断寻求改变、坚持创新的执着。

  这也应当是所有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最不应放弃的基本成长路径。华为总裁任正非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把虚拟经济比作锄头,把实体企业比作玉米,“不能说我用了五六十把锄头就怎么样了,锄头一定要种出玉米”。实业的本分,就是把产品做好,不断追求更高品质,不断引领更新需求。有了实实在在的知识产权、独家产品、口碑品牌,才谈得上发展各种衍生服务。这不仅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现代国家得以通向繁荣的依靠。

  其实,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企业家们都曾经尤为钟情实业。但时下,这种“造物”情结,在美国金融神话的诱惑下有些淡薄。“以钱生钱”的甜蜜陷阱,曾使得美欧日等国家实业发展动力日渐匮乏。

  在中国,最缺技术的时代,一些企业还能拿出“砸冰箱”的勇气,去追求产品升级;而当股市飘红,另一些企业却反而把利润都砸进去炒股,坐视国外电视机不停换代。最缺资金的时代,还有人能卖掉汽车去研发产品;而当房地产繁荣了,更多的人炒房抢地,甚至把工厂都改成了楼盘。最缺名声的时代,很多民族品牌都因为产品和特色而迅速崛起;可是没过多久,就有很多品牌要么卖给外资,要么陷入恶性价格战。

  我们的实业因为“赚快钱”而失去或者拖延了很多做强做大乃至转型升级的机会,有些机会已经一去不复返。

  盘点这几年的国际制造业局势,经历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国家,几乎都在重新重视实体经济。

  美国本土制造业已出现明显复苏,装备制造业反弹的幅度甚至超过德国日本提出“重振制造业”,政府遴选6000多名具有特殊制造技术的优秀人才,培训制造业一线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德国提出“工业4.0”,试图建立个性化和数字化的生产模式,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中国也不甘人后。无论是国家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还是日益追求品质和功能的消费市场,都给中国的实业家们开辟了新的成长空间,而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迅速为社会弘扬的“工匠精神”,也为实业创新提供了新的呵护和激励机制。热衷“造物”的企业,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在国际金融危机袭来的那年,一位从普通推销员一直干到董事长的日本企业家说,在日本,“只要有钱,干什么都行”的想法是行不通的,老老实实地流汗干实事才是正道。“中国制造”也需要更多“种玉米”的人,耕好自己的园,种好自己的田,哪怕一年只得一收,能够育出良种的,就能收获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欧洲职业安全的历史:从公元前 6 世纪到2008年的立法令
    工作场所安全源远流长,几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从注重技术保护发展到强调工人在保障自身安全方面的作用。职业安全的古老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圣经》以及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和罗马皇帝克...

    2023-08-31 09:22

  • 高频电池充电器:主要特点是什么?
    用于叉车牵引电池的高频充电器是用于为叉车供电的电池充电的设备,但也适用于其他类似的工业车辆。这些充电器旨在为您的电池提供高效、快速的充电。高频电池充电器的主要特点是:高频与传统的低频...

    2023-08-31 09:20

  • 使用智能传感器实现智慧工厂和高效制造
    通胀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工荒、能源危机、混合办公等因素,2022年制造业经历了明显的动荡。虽然部分问题已经开始缓解,但预计2023年对制造业来说仍然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行业。福布斯最近发表...

    2023-08-31 09:07

  • 使用智能传感器实现智慧工厂和高效制造
    通胀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工荒、能源危机、混合办公等因素,2022年制造业经历了明显的动荡。虽然部分问题已经开始缓解,但预计2023年对制造业来说仍然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行业。福布斯最近发表...

    2023-08-31 09:05

  • 丰田物料搬运:极端冷冻环境使用锂电池,这可能吗?
    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在内部物流过程中利用叉车和仓库设备中锂离子电池的优势。但是,在温度受控的环境中,例如在北极温度下的冷库中,这是否也可行?如何在寒冷和温度波动的环境中保持锂离子电池的...

    2023-08-31 08:54

  • 制造业企业为什么要采用AGV和AMR?
    在制造业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普遍。但是,其中很多机器人或者是固定在一处,或者沿着预先规划、恒定和不可更改的轨迹穿越工厂空间。然而,工厂操作员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他们实际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智能...

    2023-08-30 09:13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供应链中的作用有那些?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主要是用于生成数据而非仅仅解释或分类数据。这种类型的AI模型如生成对抗网络(GANs)、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s)等能够生成图片、文本、声音等多种类型的数据。这...

    2023-08-30 09:10

  • 未来已来:智能传感器成为工业物联网设备智慧中心
    智能传感器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功能的传感器,能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转换、及/或分析。与传统的传感器不同,智能传感器不仅仅是将测量结果发送到中央处理单元,而是在数据采集后进行一定的本地处...

    2023-08-30 09:07

  • 如何运用技术提升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便是如何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能提升工作效率和企业声誉。...

    2023-08-30 09:03

  • 意大利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背部支撑外骨骼,以提高铁路工人的安全
    意大利技术研究所(IIT)开发了一种背部支撑外骨骼,以提高铁路工人的安全,改善他们在维修和更新作业期间进行重体力物料搬运的条件。原型产品名为 StreamEXO,在意大利进行的为期 6 个月...

    2023-08-29 11:32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