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对于工业4.0的定义,欧盟智库沿用了德国政府最早给出的描述,称其为囊括先进技术和价值网络这两方面的一个宽泛且包容的概念。其具体化实施对象是基于科技的生产过程架构和沿着价值链能够自主交流的智能设备。
这个概念考虑了制造业中信息化,以及基于传感器的物理对象,无缝融入信息网络。作为结果,制造系统在工厂和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上实现垂直互联和网络化制造系统。不同层级的信息系统从传感器,控制,生产,制造,执行到规划,流程和自动化都被设计和虚拟集成在一个流程里。物理模型甚至将变得不那么重要。
同时在空间分散的价值网络上实现横向互联,并能够实施实时管理,无论是订单产生,还是最后的物流外送;而制造业变革的最底层逻辑的,将实现端到端的工程数字化集成,贯穿整个价值链:从设计,物流采购到制造,市场营销,物流外送,服务,直到售后服务。这些数字化技术,最后将工业产品和服务转变成具有综合属性的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边界将逐渐模糊。从本质来看,工业4.0被定位为将物联网融入到制造和服务过程中去的一项应用。
因此,欧盟智库坚定的认为,物联网和服务网被认为是工业4.0的两大基石。
工业4.0
六大基本特征然而欧盟智库也无力地承认,工业4.0所追求的变革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工业4.0作为概念本身,其仍需要进一步定义和充实。欧盟并不认同工4的逻辑德国工业4.0工作组认为工业4.0概念,作为一些列颠覆性创新和工业过程的跨越,将极大的提高生产率。按照这个逻辑,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智能设备和价值链中的每一部分互联,并且下一代的自动化技术已经从2010年起出现。
六大基本特征然而欧盟智库也无力地承认,工业4.0所追求的变革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工业4.0作为概念本身,其仍需要进一步定义和充实。欧盟并不认同工4的逻辑德国工业4.0工作组认为工业4.0概念,作为一些列颠覆性创新和工业过程的跨越,将极大的提高生产率。按照这个逻辑,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智能设备和价值链中的每一部分互联,并且下一代的自动化技术已经从2010年起出现。
对此,欧盟并不买账,认为如此来区分历次工业革命显得过于简单,历史经济学家将会区分这到底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延续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一个最为重大的缺陷是,同时,这个模型没有指出伴随着历次工业革命,工业领头羊由英国转向德国和欧洲大陆,继而转向美国。然而除了历史观之外,还有两个关键问题有待回答。一是工业4.0会在什么程度上改变游戏规则,并且导致生产率的跨越式增长而不是增量式的增长。
如果对于第一个回答是肯定的,第二个问题是在何种程度上这种变革能被总结并且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更多的行业。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