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壮大高端制造 工程机械掀起“智能”风

2016-04-07 09:40 性质:转载 作者:21-sun 来源:21-sun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工信部明确要求,2016年要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1+X”体系,开展城市试点示范,完善重大产业工程布局协调机制,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

  工信部明确要求,2016年要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1+X”体系,开展城市试点示范,完善重大产业工程布局协调机制,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高端制造业,瞄准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
  面对全球市场需求放缓,传统上以制造能力见长的各行业龙头企业正在积极引入智能概念,开辟新的市场。“智能制造”正成为一批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新目标。在此趋势下,工程机械企业们也纷纷行动起来,瞄向高端制造,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智能”风。

  工程机械与无人机
  今年初,行业巨头卡特彼勒的一项举动引发业内普遍关注,其宣布,与法国的一家无人机公司Redbird合作,力图通过大数据推进产业升级,借助无人机技术,在大数据工具分析下,使卡特彼勒的工程机械具备智能化水平。
  “无人机航空拍摄可快速采集图像,并收集相关数据收集,Redbird对图像的综合分析,能促使我们快速为客户的工程机械业务提供解决方案,优化业务流程,例如:项目管理业务流程优化、施工方案设计、物料搬运系统的优化等。”卡特彼勒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与无人机结缘,卡特彼勒并非唯一,业内另一巨头Komatsu(小松)已经推出一种使用无人机指挥工程机械工作,无人机使用三维地图来判断挖掘机的行驶路线,即时抓取工程进度,调整发给机械的指令。据了解,未来Komatsu将向用户销售一个智能的工程机械解决方案,客户可以从工程作业中解脱出来,在无人机指挥工程机械工作的过程中,主要需要一两名工作人员待命,应对紧急状况即可。

  而国内也有一家企业涉足无人机业务,即山河智能,但其无人机业务与工程机械业务目前相对独立,融合度不高。不过公司在2014年下半年曾透露,“在市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未来两年时间也会考虑将无人机这一块资产放到上市公司中。”
智能,无所不在
  当然,“智能制造”并不仅限于无人机,它可以深入到从产品制造到应用到服务的各个环节。
  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首席流程信息官贺东东便表示,产品的智能化、制造的智能化、服务的智能化、产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是支撑三一智能制造转型战略落地的四大应用实践。
  今年3月10日,由三一举办的智能制造盛宴“工业大数据应用制造沙龙汇”,在三一长沙产业园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就大数据的应用价值与方法、大数据在制造业的实施路径、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制造企业在大数据与智能制造方面的运用等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和分享,并参观了三一智能制造车间——亚洲最大的智能制造厂房——长沙产业园18号厂房,三一重工智能服务平台以及三一大数据中心。
  国内另一巨头徐工也将智能制造视作指引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日前发布的2015年报中,徐工机械提出,将实施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和工业4.0提升计划,力攀技术“珠穆朗玛峰”;落地全球对标赶超计划,重点从无人操控工程机械上实现重大突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转型升级,成为国际中高端市场的主力军。
  柳工,于3月26日正式发布“价值新主张——客户增值3.0”,宣布从技术增值和绿色增值,走到了智能管理。
  据了解,柳工客户增值3.0战略主推“柳工智能管家”系统,这一智能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两大功能——设备管理和运营管理。其中设备管理包括油耗管理、设备状态分析、设备健康与服务、设备定位等;运营管理则包括生产调度、运营监控、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即时通讯等。通过设备管理和运营管理,用户能够最大地优化设备匹配、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效率、减少运营成本、降低运营风险、优化盈利能力。
  总之,从制造过程到产品、再到设备施工、到服务,智能化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各个环节,它正助力行业走向高端,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不断缩短差距,赶超先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