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打造工匠精神需破“学历藩篱”

2016-03-25 07:07 性质:转载 作者:新华日报 来源:新华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企业盼工匠更盼“匠头”

  在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当下,优秀工匠的欠缺已成为制约企业转型的瓶颈。3月18日,南京技师学院与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等27家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签约,计划在未来几年共同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三大核心产业。至此,这所仅有6000名学生的技校已经与省内2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南京高新开发区人社局当天代表开发区30多家企业与南京技师学院签署定制协议,学校为开发区定向培养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网络通信等专业技能人才。开发区人社局局长吴春华说,作为新兴产业的研发基地,高新区每年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招聘拥有专业技术的大学生并不难,难就难在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提倡工匠精神,我们盼的不仅是一批好工匠,更需好‘匠头’。”江苏上上电缆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王雪松说。

  据王雪松介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居全球第一,但一直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低,缺乏核心技术,高端电缆依赖进口。针对这一形势,公司领导决定走精而专的发展战略。目前,该公司的三代核电AP1000用壳内电缆填补国际空白,企业成为我国三代核电AP1000项目核级电缆唯一供应商,我国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项目核级电缆唯一供应商,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全系核级电缆设计和制造资质和能力的企业。

  对于企业的“匠头”们来说,工匠精神本身就意味着要有技术含量,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尤其如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说,“工匠精神”体现了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和追求,更需要有魄力和远见的企业的参与和引领。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