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工业4.0”变革将至 “宝安智造”异军突起

2016-03-23 07:44 性质:转载 作者:宝安日报 来源:宝安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宝安是全国知名的工业大区,全区现有的18.6万家各类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2263家,占深圳市的38%。产业之于宝安,犹如活水之于鱼儿,是...

  宝安是全国知名的工业大区,全区现有的18.6万家各类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2263家,占深圳市的38%。产业之于宝安,犹如活水之于鱼儿,是宝安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近年来,宝安在产业发展历程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扶持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目前,宝安区已逐渐形成以生物医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以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和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

  在“产业名城”建设过程中,区委书记黄敏、区长姚任强调,必须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抓好龙头企业引进培育,为企业提供一流的政府服务,使宝安逐步从传统工业大区向创新型产业名城迈进。

智能穿戴厚积薄发 改写传统代工模式

  在宝安的产业版图上,有一项新兴的产业,犹如一匹从空中飞来的“黑马”,突然闯入人们视野,那就是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智能穿戴行业。

  宝安区经济促进局产业规划科科长张雄辉告诉记者,目前宝安区智能可穿戴产业链的企业约有200家,直接从事可穿戴终端设备生产的企业约有100家,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有11家,总产值规模约7亿元,宝安智能穿戴行业产值占到深圳该行业60%以上。

  据介绍,目前宝安区智能穿戴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奋达科技、哈波智能、恒必达电子等,这些公司已自主开发出终端设备及数据管理软件,在逐步释放产能之后,在生产规模上迎来了明显的增长。

  宝安的智能穿戴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手镯、智能眼镜、智能电子血压计等。和国内很多企业一样,宝安区智能穿戴产业的大部分公司一开始走的都是代工电子元器件的道路。自可穿戴设备电子消费市场兴起以来,哈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凭着对智能穿戴发展的灵敏度及自主创新所激发的无穷创造力,依托多年积淀下来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基础,快速切入可穿戴设备市场,并以优质的研发生产配套能力,使宝安区在整个行业中举足轻重。深圳市恒必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鸣认为,宝安的智能穿戴产业今后或将更加注重创新和整合,不断摸索创新路径,将“智能穿戴”的触角延伸到“智能生活”;那时,我们的生活将与“智能”密不可分。

工业机器人趋于成熟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5年12月16日下午,深圳市博美德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在公司展厅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公司的产品: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上代替人工操作,自如地完成抓吸盘打磨、抓工具抛光等固定工作,实现“机器换人”的效果。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机器取代人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机器人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以制造业为主的宝安,也为工业机器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市有机器人产业链企业230多家,其中90多家落户在宝安区,占全市40%左右。宝安区的企业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工业机械手臂、自动化生产设备等多个方面。在技术创新方面,众多企业均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全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2015年9月18日上午,深圳市工业机器人标准联盟在宝安区成立,这是首个由宝安区企业承担秘书处工作的标准联盟,将发挥深圳市工业机器人领域独特的产业集群优势,推进工业机器人与标准化有机结合,利用标准化手段提高工业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力。

  “3号客人您好,您的菜送到了,请端出您的菜。”在去年底举办的高交会上,欧铠机器人有限公司推出的美女送餐机器人出尽风头,其不仅拥有漂亮的空姐形象,更能满足餐饮KTV及自助餐厅的应用需求,受到不少餐饮企业追捧。

  据了解,未来宝安还将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创新,通过采取技改补贴、实施科技应用示范等方式,加快推进机器人生产企业与传统生产型企业对接,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机器人企业开拓本土市场。

宝安造LED大彩屏 曾亮相国庆大阅兵

  在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式上,有个细节曾让亿万观众“回味”,那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两侧及对面的4块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超大LED显示屏。而宝安就有利亚德光电和洲明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参与了显示屏的生产、安装等,承担了绝大部分且是最关键的工作。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利亚德负责了其中3块显示屏的生产、安装、系统调试,这3块显示屏都采用了世界最尖端技术,尤其是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的2块LED显示屏,单块屏幕面积接近370平方米,每块屏幕由299个箱体组成,每块屏幕都有140多万个像素点,在电路和视频控制处理系统上采用了“双保险”备份设置,保证在庆典直播时万无一失。而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显示屏的生产、安装则由深圳市洲明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这块LED显示屏总面积达250平方米,采用LED显示器件达300多万只,远程同步控制,高清数字显示,品质接受严格考验,备受世界瞩目。

  宝安LED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业内甚至有“中国LED看深圳,深圳看宝安”的说法。深圳现有LED相关企业约2300家,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而宝安的800多家LED相关企业,又占全市总数三分之一,2015年产值超800亿元,占GDP比例达23.68%。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超200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拟上市公司4家,预计五年内宝安区LED上市公司可突破10家。

  2012年,宝安LED企业成立产业联盟,致力向高端要素靠拢,打造与各个行业合作平台。各企业共同拼搏、协同创新,形成抱团发展的良好态势。

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插上“互联网+”翅膀

  2015年10月14日-16日,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盛会上,宝安展团的32家本土优质企业惊艳亮相,受到数万名专业观众和国内外客商的关注,很好地展现了宝安“大物流”的形象。

  近几年,物流业在宝安发展迅猛,2014年社会物流总额为6445.15亿元,同比增长11.08%,占全市总额的比重为17.98%。

  物流是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宝安区被称为产业大区、出口大区,具备雄厚基础的制造产业集群。2014年宝安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68.41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更是达到629.32亿美元。巨大的制造产能和兴盛的进出口贸易创造了旺盛的物流需求,成为宝安区物流业发展强大的原生动力。

  无论从物流产业总体规模还是企业数量来看,宝安都可以称得上是物流大区。但前段时间,宝安区有关部门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时,发现宝安区物流行业还存在着物流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企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空间受限导致产业集聚发展不足等问题,宝安区物流行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今后发展走向怎样?区经济促进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宝安区物流行业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以“互联网+”的思维,推动物流行业的升级;二是继续发展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物流企业;三是引导物流设施资源集聚集约发展;四是促进物流行业与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融合发展。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