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京东“亚洲一号“王银学:电商物流自动化之路,京东人如何解读?

2016-03-18 11:28 性质:转载 作者:仓库社区 来源:仓库社区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第二点,我觉得电商的物流市场是很大的一个市场,这是有数据支撑的。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万平米仓库大概能支持八个亿的销售。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每年电商行业要新增一千万平米仓库。在座的招商部门和物流自动化设备厂商肯定很高兴。我们可以算一下,举几个简单例子,比如说叉车,光我们电商物流行业一年新增至少一万辆叉车,就拿京东来说,每年至少要采购几百辆叉车,我们只是其中一家。再看输送机,保守估计每年需要增加五百公里。

  我再把我们京东的几个数字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京东去年年底仓库面积是130万平米,截止到今年九月三十号已经增加到230万平米。这意味着,京东租赁的仓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100万平米。此外,我们的配送站增加了600个。相应的,我们仓库和配送环节的物流装备都要增加。

  不过,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简单的机械化,就是说用叉车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最终还是要靠自动化。现在“亚洲一号”每年的自动化设备成本数以亿计,我们已经在美国上市了,所以具体数字我不太方便说。

  另外一个问题是标准化差,我特别赞同姜会长提到的标准化方面的东西,不光是商品的标准化,还有物流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京东“亚洲一号”项目从刚开始规划时,我们就把标准化考虑进去了,因为我们逐渐发现标准化会提高拣选、分拣、配送环节的效率。在标准化的过程中,大家都碰到过普遍的问题,尺寸、包装、数量等,比如有的是纸箱包装,有的是塑料袋包装;形状有圆的有方的,因此标准化还是很有难度的。

  在物流自动化设备方面,我们的选择面很窄,为什么?最近十年我一直在做物流自动化,我感觉国内的物流自动化设备、装备虽然持续增长,但是与欧洲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所以现在我们招标时,有时只选欧洲或美国日本公司,国内的公司就不请了,为什么?因为来了也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拿分拣机为例,做快递时,以往的分拣机分一分是可以的,但现在一个分拣中心一天分80万单也很常见,也就是一个小时要分四万件,目前全世界只有几家公司的设备可以做到,所以选择面很窄。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的包裹从20克到30公斤都有可能分拣,但是这种分拣机国内没有,欧洲也为数不多。所以现在可供电商选择的自动化装备不多。

  还有一点是我们的柔性不够。自动化也有缺点:柔性不足,刚性太大。今年的“双十一”波峰波谷没有前两年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基数大了。所以自动化程度太高的话,就会导致柔性不足。

  谈到未来发展趋势,还是要回到标准化。从我们的存储单元、拣货、装载、到配送的标准化。这是我们京东的广州项目,目前我们采用标准周转箱,还有全流程的信息跟踪,这个我不展开讲了,我感觉目前要彻底解决问题只能靠RFID了。

  输送设备将会成为标配。现在电商行业低于两万平米的单体仓库很少,都比较大,我们大的电商企业在建的基本上都是单体五万平米以上的,或者是说一个园区,十万,二十万,四十万平米来建,所以这个输送设备不得不用。

  自动拣选成为可能。从右下角可以看到,现在在医药行业已经有了应用。后边的拣选系统,我们已经在尝试使用,这是我刚刚说北京的项目,也值得看一下。

  自动分拣有很明显的优势。传统的交叉带分拣一次分拣率大概是70%,现在的交叉带分拣可以做到99.5%以上,所以我们京东以后可能重点考虑用交叉带或滑块式分拣。

  我自己的感受是,电商物流自动化,归根结底还是设备自动化。物流这个东西还是很实在的,最终落脚点还是物流这一块。我们在自动化的路上还在摸索前行,日夜兼程,谢谢各位。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