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回顾及未来展望

2015-12-28 07:48 性质:转载 作者:OFweek 机器人网 来源:OFweek 机器人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此外,在灵活性、灵巧性操作层面,机器人的作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消费者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上。一方面,现有机器人产品在精度、性能等方面不能满足上述新领域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随着3C消费电子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生产线模式重新切换方面对机器人的柔性生产和灵活制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性也是机器人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大部分机器人都工作在围栏里边,与人隔绝,将来的机器人趋势将亟需解决人机协同作业问题,尤其是在如何保证人类的安全方面。


人机协作机器人代表产品

  回顾2015年,人机协作概念已然站上了风口,特别是上海工博会上,有关协作型机器人新产品纷纷首次亮相,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协作型产品主要包括优傲机器人、ABB双臂机器人YuMi、KUKA的iiwa机器人,以及发那科的CR-35iA绿色机器人等。这类机器人一般具备安全功能,一旦检测到有人碰触就会立刻停止工作、受到人的推力也会巧妙地避开。从演进路径看,机器人正向2.0时代迈进,并朝着人机交互,人机交流,人机一体的方向发展。

许下十年承诺 剑指制造强国

  2015年,中国制造业许下了一个跨越十年的承诺。《中国制造2025》的闪亮登场,实际上是为了对接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同时勾勒出了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发展蓝图。随着《中国制造2025》落地,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上升为国家战略,机器人瞬间成为高大上代名词,并且得到国内各大媒体聚焦的热点话题。


全球各国相关机器人战略

  然而,放眼全球制造业,德国已经拥有包括西门子安贝格工厂和博世力士乐洪堡工厂在内的工业4.0行业标杆,通用公司等美国企业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大张旗鼓的进行试点布局,具备先发优势的发达国家已经处于工业3.0阶段并正向工业4.0更高水平大步迈进,而中国制造业还在工业2.0或正向工业3.0的道路上奋起直追。

  未来10年,调整与机遇并存。既是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最为关键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通过“智能制造”实现“弯道超车”、践行制造业强国之梦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全球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新技术将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制胜法宝。谁能抢先摘取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谁就能赢得未来制造业的主动权!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