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再平衡
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道路在哪里?李克强总理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已经明确,就是要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
“互联网+”可以让消费者直连生产者
梳理李克强总理过去的多次讲话,我们会发现有两大方式。一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匹配,这实际上也是总理提出的品质消费、个性化消费的内在需求。从理想的概念上讲,每一件产品进行私人订制、按需生产以省去中间环节是最节省资源的,这也能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无缝对接。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也在逐步走向现实。一些电商和网络应用APP已经完全可以让需求变得“必要”,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直接建立起连接关系。这样一来,消费者上这样的网站购买东西就不是简单的下单买货,而是下单订制。而且,“必要”的C2M(用户直连制造商)模式还能降低商家的库存成本和物流成本,最终把商品价格降下来,让消费者获益。
在昨天的专家座谈会上,李克强也再次明确要通过“互联网+”等行动计划,同时实现供给和消费升级,让二者更加匹配起来,释放经济增长动能。
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供需平衡
其次就是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来转移过剩产能。如果说“互联网+”是连接“必要需求”和“有效供给”的理想之道的话,那么转移过剩产能则是解决当下问题的现实途径。总理每次出访都会谈到产能合作,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为抓手,扩大对外开放和拓展对外经济合作是解决中国旧动能存在的产能过剩、竞争力不足等矛盾的关键。
事实上,扩大对外开放和拓展对外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将对提升中国制造市场空间和国际竞争力,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过去一年中,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以及很多“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产能合作取得良好成果,可以预期2016年仍会大力推进产能合作,将过剩的国内产能疏解到国外,与国外的需求对接,实现供需匹配。
△2015年9月5日,铁路建设者在额哈铁路建设工地铺设最后一组钢轨。
供需双向发力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
从高层释放的诸多信号可以看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已然逐步清晰,那就是继续深化改革,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相向而行,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和“互联网+”手段,实现需求和供给的再平衡,让中国经济真正走上依靠内需拉动、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最终实现结构调整和换档升级。
思路清晰之后,具体做法和实施细节值得期待。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