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本月召开,由于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为明年的工作定调,受到各界瞩目。
最近一个月来,高层就经济问题频频发声。从中央深改小组和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到国务院常务会议,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和李克强总理在外媒发表的文章中,包括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以及“互联网+”和国际产能合作在内的几大关键词比较高频,这或许也从侧面反映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取向。
供给侧改革:存在严重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的问题
在昨天召开的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及供给和需求的问题,他称要在供需两端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实际上,经济无非就两大块:供给和需求。当下,中国经济存在供给和需求错位的问题。以往,拉动中国经济发展有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其中出口和投资都事关供给,而消费则是需求。由于近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乏力。为全球市场准备的供给因为国际市场疲软只能面向国内,其结果很明显:供过于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全部产业产能利用率不超过65%。
产能严重过剩,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在过去一个月当中,中央已经多次提及供给侧改革的问题。本质而言,供给侧改革触及的是中国经济的深层结构问题。比如说钢铁,中国的钢铁产能严重供过于求,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污染环境。再比如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化的任务很重。特别是二三线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积压的商品房面积以亿平方米计算。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企改革方面,高层频频提及“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的问题,僵尸企业本身提供的要么是无效供给,要么无法提供供给。让“僵尸企业”退出市场也是要消除无效供给。
供给侧的问题不少,如何出实招、出哪些实招将是一大看点。
消费升级:品质消费、个性消费等有很大发展空间待挖掘
供给侧一方出现产能过剩,但需求侧这一方有很大潜力可挖。消费已经占我国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但与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七成左右相比,我国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消费领域会不断出现。品质消费、绿色消费以及个性消费潜力巨大。11月19日和23日,国务院连续发布指导意见促进消费,意见中就特别提到品质消费等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消费潜力虽大,但出于各种原因很多需求国内还不能满足,也就是无法通过国内供给来提供。每逢节假日,国人海外旅游时大包小包买东西的现象让人记忆犹新。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但一些高端钢材仍然需要进口。甚至,国人曾一度将日本的马桶盖买断货,这引发很多讨论。如何有效发挥消费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国内实现需求和供给更加匹配?这也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