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突破传统应用领域 机器人的未来在哪里?

2015-10-05 20:55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机器人网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可随时切换成遥控操作或自动操作,将成为外科医生的得力助手。水下机器人、无人机及救援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也正在拓展人类的活动空间,帮助人类完成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然而,不少特种机器人虽然概念可行,但从原型机到进入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提高其性价比、扩大市场需求规模等。

  挑战还不仅仅如此。欧盟委员会机器人技术部门主管尤哈·海基拉在论坛上援引的欧盟去年一项民调结果说明,民众对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有着复杂的心理:

  89%的被调查者认为,机器人技术需要小心管理;70%的人认为,机器人是“就业杀手”;对机器人总体印象良好的人的比例从2012年时的70%降到了68%;但也有85%的受访者相信,机器人可以从事对人来说太重或太危险的工作;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会考虑将来家里买个机器人。

  从就业方面看,海基拉援引的欧盟委员会一项委托调研结论如下:一方面那些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向境外转移产能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从历史经验看,智能机器人带来的再工业化有希望创造成百上千万个岗位;智能机器人技术有望创造一些前所未有的行业,从而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同任何产业结构转型一样,机器人广泛运用也会产生赢家和输家,可能会造成某些传统行业和地区就业下降。再培训就业者会变得愈发重要,操纵和指导机器人可能会成为人们需要学习的重要技能。机器人广泛运用还会需要更多的编程人员,对跨学科的专业人才也会产生很大需求。

  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也会带来一系列法律新课题。在欧盟看来,未来法律挑战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机器人和自主车辆配备传感器收集大量数据的数据安全问题,比如是否侵犯别人隐私?二、自主车辆等造成事故的法律责任;三、工厂安全笼外移动、互动作业的机器人带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欧盟已将技能再培训和研究制订新的法律法规列入产业数字化系统工程需要考虑的重点领域。

  这也是本届机器人大会强调的一个信息:未来机器人时代带来的不只是广泛的机遇,也将产生一系列法律、伦理、社会和政治挑战,需要学界、产业界和政界综合研讨、统筹应对。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