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机器人产业2.0时代:重围之下中国的机遇在哪

2015-09-13 21:53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机器人网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但市场应用方面却被日本抢了风头。专家认为同样是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关。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主席克劳斯。席林提供的数据显示,日本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快到60%。年轻的工人越来越少,日本、德国,包括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希望通过自动化来弥补人工不足的问题。他表示,生产与使用大量的机器人是一个方法,“但我们需要安全的机器人”,就需要研究在生产过程中机器人的可靠性和安全。

  如果说中国的专家还只是在提出概念的阶段,那么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关于如何让机器人与人更好地沟通一项试验已经在测试当中。该研究院院长马提亚尔·赫伯特向与会者展示了该研究院的研发成果,他表示,机器人在大量生产后可能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人类与机器人的协作问题。他们试验了一个机器人操作员与机器人之间的紧密协作,不仅仅是操作员在操控机器人,机器人也同样会给操作员提供一些指令,“不是单向的协同,而是人机双向的协同”,赫伯特表示,机器会告诉人一些指令,人会跟进指令进行进一步判断。

  进入到这一阶段,第二个方面的挑战就是,如何让人预测机器人的动作走向,而机器人又如何了解人给下每一个指令背后的目的,也就是说,机器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理解对方的意图,这个就是需要设置互用性和模块化,需要专家设置怎样的模板能够让人机协同,以及机器人之间的协作变得更加易于理解,相互沟通。

  “机器人相互合作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机器人也有自我学习能力,因此要防止他们学习对人类不好的事情。”德国电气电工信息技术委员会董事局主席伯恩哈德·蒂斯认为,德国从去年开始做标准化工业4.0路线图,目前正在做这个标准路线图的2.0版本,在今年的10月即将发布,他们也非常期待与中国市场的合作。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