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电动叉车行业最火热的名词不外乎几个“租赁”、“网络营销”和“电商”等。我在给国内经销商培训的时候也经常讲到这方面的内容,经销商们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在理念和模式上有所创新,那么势必也会被市场所洗牌。
正如我前段时间和青岛的一个经销商交流时,他用一段话非常经典的概括了当下的市场乱象,他说:“今年和2008年经济危机不同,08年是没有需求所以没有订单,今年是有需求却也没有市场,因为现在叉车制造厂家如雨后春笋,低价竞争到处横行,根本没有利润可言。”
我想,他所说的就是我开篇说到的“群殴”和“自残”,同行与同行之间已经形成了恶性竞争,就像打群架一样,而作为其中的每一个竞争参与者也无疑是在自残,没有利润厂家拿什么来保持可持续发展,拿什么来做技术研发,那么拿什么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品质需求。
所以,部分理念先进的经销商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保证公司的合理利润和良性发展,他们纷纷在营销模式上进行了创新,租赁、网络营销和电商概念开始跃入眼帘。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叉车产量2014年已经近33万台,但其中通过租售模式进入市场的新车仅仅占据5%左右,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通过租售模式进入市场的新车达到60%以上。这两年随着租赁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也开始注意到租赁市场的潜力。
设备租赁一般分为经营性租赁和融资租赁,我国目前从事租赁业务的基本上都是经营性租赁,融资租赁对资质要求比较高,一般注册资金都要求在1亿元以上,且必须经过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经营性租赁一般分为:长租、短租、回购再租、换租、以租代售等模式。
现在中国叉车租赁市场具备以下特征:
1、 金融资本进入租赁市场。
2、 主机厂:合力、永恒力、丰田、林德、力至优等主机厂品牌纷纷进入租赁市场
3、 叉车制造业产能过剩转向租售模式。
4、 部分代理商和专业的设备租赁公司抢滩租赁市场。
5、 租赁业务进入微利时代。
6、 电动叉车更具租赁优势。
同时租赁模式的开展, 也对设备租赁商的资产(整机和配件)管理、金融能力、运营能力、经济实力、团队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和要求。这些是极大的制约经销商们开展租赁业务的主要原因,有些经销商甚至连租赁业务的一些基本内容,比如商务合同、租赁事项、租金等尚不熟悉,如果在资金和售后、管理上再跟不上,那么经销商连基本的短租业务都无法开展。
其中信息化管理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概念,主要是涉及车联网技术和ERP系统的管理,现在部分租赁商还引进了微信二维码管理。因为庞大的车队势必对售后和配件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ERP系统的建立和运营就非常重要;车联网技术能够对每辆车实施即时定位和监控,大大降低了管理风险。当然租赁模式的核心内容还是业务拓展能力,没有业务一切为零。
2025-07-27 08:29
2025-07-27 08:28
2025-07-27 08:23
2025-07-27 08:21
2025-07-27 08:20
2025-07-27 08:15
2025-07-26 09:21
2025-07-26 09:18
2025-07-26 09:17
2025-07-26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