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德国红点奖评委跟你讲:品牌可以这样做!

2015-01-12 17:13 性质:转载 作者:世界经理人 来源:世界经理人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导语:如果企业想要转型做品牌,那么一定要引入设计师体系。我相信未来是中国品牌的时代,也是设计师的时代。 苹果iPhone 6的发...

  导语:如果企业想要转型做品牌,那么一定要引入设计师体系。我相信未来是中国品牌的时代,也是设计师的时代。

  苹果iPhone 6的发售,重现了“果粉”彻夜排长队购买的景象。许多人再次为它美妙的设计惊叫。在这个粉丝经济的时代,产品外观的设计风格往往是吸引消费者的最重要武器。美国产品以其充满未来感的设计赢得拥趸,德国产品的设计往往给人充分的信任感,日本产品则以其精巧时尚俘获消费者欢心……

  各个工业强国似乎都有其独特的工业设计“标签”,那么作为新兴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产品设计的标签又是什么呢?“山寨、廉价”,可能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虽然很多中国企业的产品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作为整体,中国产品的总体评价并不高。

 

  中国引入“工业设计”的概念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很多的企业和设计人员仍然认为工业设计就是外观设计,而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工业设计师所做的工作也仅仅是和外观、包装相关的工作。实际上,工业设计的内涵远不止此,还牵涉到与相关技术的结合、对时尚潮流的把控、对市场需求的洞察,甚至与个人的艺术修养、社会国家整体的文化传承都相关,是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学问。

  德国红点奖唯一华人评委董瑞丰也认为,决定工业设计水平的因素是综合性的,欧美等国工业设计的先进并非仅仅依靠天才设计师巧夺天工的设计创造,它背后整体的教育、文化艺术氛围、企业环境等多方面的高水准,促成了一个个工业设计精|品的诞生。因此,中国工业设计的欠缺也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以解决,而需要从整体上加以提高。

  作为从1985年开始就涉足汽车造型设计,曾参与奥迪100、200、奥迪A6、A4、TT,大宇“蓝龙”、“旅行家”、“曼蒂丝”等车型的设计开发,并连续5年担任有工业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全球评审团评委的顶尖设计师,董瑞丰对自己的成就充满了自信,又对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充满忧虑。

  工业设计:现状、不足、未来

  20多年里,董瑞丰辗转德国、韩国、美国学习、交流设计经验,甚至离职“一汽”,下海创办公司。但他一直感慨中国缺乏高水平的工业设计师,全社会的工业设计氛围也并不浓厚,他想办一所专业汽车设计院校的愿望也一直未能实现,“因为招不到学生”。他认为工业设计教育是一个联动机制,要办设计学校,需要完备的制造平台。“像医学院一样,必须有临床实习。汽车设计学校也是一样,我们根本就没有实践的地方。”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