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东和亚马逊的无缝自建物流为网购人群所称道的同时,淘宝卖家们仍在遭遇双 11 爆仓的苦恼。尽管菜鸟网络的中国智能物流主干网已经初具雏形,但改变无法立竿见影,处于末端的消费者感受到的还是暴力分拣、发货延误这些持续多年积重难返的问题。
或许是需求倒逼所致,一些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正在一点点塑造行业的格局,中联网仓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出现
2014年的双11,天猫交出了571亿元销售额的成绩单,在这背后,则是 2.78亿个物流订单。面对巨大的物流压力,大多数电商经理人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增加临时工,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转,用人海战术解决订单数量的井喷。
尽管如此,双11的订单仍可能会滞后几天发出,商家还需面对各种扫尾问题:漏发、错发和商品破损。相应的问题也出现在快递公司,尽管增派了人手和车辆,但爆仓仍成为最常见的局面。
对比之下,京东和亚马逊的自建物流似乎很少会遇到这样的窘境,但它们却因为身份所限,无法将优质的物流提供给淘系的中小卖家使用。
由此,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应运而生。目前,在前期近3亿的投入下,中联网仓在江苏丹阳拥有五层共5万平方米的仓库,从奥地利进口了价值 1 亿元的箱式输送机和滑块分拣机。有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29日开仓运营至今,中联网仓的日平均单量超过3万单,接近利润平衡点,双 11 当天则发出了超过200万单,这是中联网仓目前能承载的单日峰值,相当于一分钟发货1500单。
对电商自建的物流团队来说,面对大促带来的高订单量,既有的容量很难在短期内提升,但如果按大促时的标准来建设仓储,又会在平时造成浪费。更要命的是,临时工的匆忙上马反而可能因为培训不到位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寻求物流外包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中联网仓的第一家客户是五芳斋。对粽子这样时令性极强的食品来说,发货延误非常容易引起消费者不满,去年端午节期间,五芳斋为此遭遇退货,损失多达300万元。而在今年,五芳斋选择中联网仓作为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将后端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从22%降至15.5%。
此外,大东女鞋在淘宝“6·26年中大促”中也使用中联网仓,依靠其自动化仓配系统,3个小时内便发出6万单,创下行业发货纪录。
中联网仓市场营销总监叶萍萍告诉记者,目前,中联网仓的发货准确率已接近 100%。
傻瓜操作提升快速应变能力
高准确率的背后依仗的是自动化输送线和系统。中联网仓的丹阳仓库分为五层,每层为1万平方米,由三条主环线贯穿,每两层之间有输送线互通,一楼为集中处理区,其余则为存储区。高自动化仓储的核心是扫码,进入中联网仓的每一件商品都有唯一的条形码,它们在经过每一个区域时都会被扫码,由系统决定流向,也能实时追踪,最终进入发货区。
与传统仓储人工拣货的模式不同,中联网仓将人工对整个流程的影响减到了最低。“别的仓库可能需要熟练工去记住某一个 SKU 放在哪里,如果人员变动,则效率会下降很多。而在中联网仓,人做的都是最傻瓜的工作。”叶萍萍告诉记者。这些傻瓜式的操作包括收货、质检、上架、拣选和包装,人只需要做最基础的抓取动作,所有的判断都通过手持设备扫码完成。以御泥坊这样 SKU 繁多的品牌为例,一个订单往往有十几个不同的单品,需要一一拣货。在中联网仓,货品通过二到五层的传送带输送到一层的播种墙,每一格就是一个订单。工作人员扫描后,亮灯处即表示是这个订单中的商品,在全部拣货完毕后,则会由系统告知完成,订单便交由播种墙对面的包装人员打包。
傻瓜式操作带来的另一重好处是能快速适应变化。中联网仓的创始人王俊杰有十年的特种兵经历,因此格外看重仓库的军事化管理和标准化操作,每天早上,各个小组会召开晨会,确定当天的目标并分派执行。中联网仓的系统对数据有多维度的分析,当需求产生变化时,小组负责人通过对讲机来召集人员、部署方案,订单进入系统后,只要下达调整方案,每个单元都会自动执行。
基于中联网仓的 LSCM 订单管理系统和 WMS 仓库管理系统,参加聚划算活动的商品都会提前预包装,系统会留出一条专门的简单操作专线供它们通过,订单产生后只需要贴面单即可发出。
如果有品牌需要做大促活动,中联网仓会提前与品牌沟通,了解销售策略:主推的是哪几个爆款,预计的订单量等等,从而提前调整这些 SKU 的存放位置,达到更高的效率。“如果客户需要,我们可以做到‘秒发’,就是在订单产生后的十几分钟内完成发货。” 叶萍萍说。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2 14:24
2025-04-01 10:46
2025-04-01 09:30
2025-03-29 08:40
2025-03-23 08:32
2025-03-18 13:57
2025-03-13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