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时代呼唤绿色环保”的时代,不但要求人们注重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更加注重环境安全和绿色环保,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业将成为新世纪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它不仅构成现代供应链、价值链管理的载体和基础,把生产、流通、消费有机地连接起来,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而且以最快速度、最佳时间、最优组合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而叉车在物流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叉车作为物流产业的一种重要工具,最近十年,中国叉车销售量年均增幅达30%以上,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中国已成为全球叉车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自2009年起至今中国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工业车辆市场,这是行业在中国发展了近60年来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行业同仁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并不是工业车辆强国,原因是:
1、神奇而令人忐忑的“二八比例”,即中国市场80%的销量仍然是排放严重的内燃叉车,距离欧美是电动叉车达到80%的普及水平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2、中国叉车企业的平均盈利水平相比欧美日工业车辆巨头,差距很大,甚至很多国内叉车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的边缘。
3、中国拥有庞大甚至过剩的工程车辆制造能力,然而同质化严重,而且出口到欧美日市场的工业车辆数量和比例都不多,大部分产能不得不国内消化,竞争激烈以致价格战的现实这也加剧了盈利的恶化。
因此,行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是响应政府号召的要求,更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本网曾有深入分析(见《挖掘中国叉车行业隐藏着的金矿》一文),指出大力发展电动叉车取代大量内燃车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即通过核心部件的供应和服务的本土化,开发经济实用的新车型,从降低电动叉车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入手,充分利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量升、成本降低形成互动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电动叉车的逐步普及,同时也就扭转了行业盈利艰难的局面,逐步实现行业转型升级。
当我们展望全球,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第二次机器革命,全球第4次工业革命等新概念近几年接踵而来,而这些新概念的核心就是物联网。我们不禁思考,物联网正在、将给一直努力图强的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带来哪些深刻变化?又将如何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
一:物联网的诞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不断通过提升科学技术的水平来拓展自己的视野,近几十年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获取、保存、处理及传播信息的能力获得了迅猛的提升,从此目光变远了,触觉更灵敏了,地球也变“小”了。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计算世界(Cyber World)在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和人类社会(Human Society)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已经被合称为三元世界(Ternary Universe)。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诞生时,计算机是一个庞然大物,是极少数人能享用的“奢侈品”。随着CMOS半导体电路技术按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计算机系统正在朝着功能不断增强,可靠性、集成度、能源效率、信息密度不断提高,用户界面更加友好的方向演进。一方面出现了具有超强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超级计算机,另一方面也开始出现体积小、成本低、便于人机交互的各种便捷计算设备,信息技术开始进入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开始为传统产业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强大支撑。
2009年8月7日,温总理在江苏无锡谈到太湖水质监测时,首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概念,从此“物联网”开始为中国普通百姓所熟知。“物联网”通过物与物之间的智能互联,将人们认识自然界的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传统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均是以信息为中心,仍然是信息网络;而物联网是直接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网络,通过各种“神经末梢”与物理世界相连,从而达到了无时无处不在的感知,是一种更为体贴、更为友好的网络。物联网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也是人类自身认识世界的需要,它不但拥有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传感器以及传感网等载体的感知触角,而且拥有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传输中枢,还拥有海量信息存储与处理的云计算及智能信息处理等系统支撑,通过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对物理世界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感知,从而最大限度地丰富和提高了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对于自然界的认知能力、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丰富信息的随心所欲的感知,从最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物联网”从技术理解上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体、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从应用上理解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联接到一个网络中,形成“物联网”,然后“物联网”又与现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1、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2、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3、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