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中关村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带“e世界”,一家与IT看似无关的机器人展厅落户于此。这座面积数百平方米,拥有十数台世界最先进工业机器人的产教研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实训室由中国长春合心机械集团、韩国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中国赛伯乐投资集团联手建立。之所以将“教室”安在北京的“硅谷”并不是为了借这里的人气来进行盈利;事实上,整个教室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
在主办方看来,中关村周边密布的高校才是最为看中的资源。在未来的后工业时代,指挥机器人的还得是从“象牙塔”中走出的莘莘学子。
sevena是一位热衷于变形金刚的网友,从小对机器人有着格外的情结。近日,北京晚报官方网站北晚新视觉网的微信群里推出了一项寻找身边的机器人活动吸引了他的注意。
在报名参与后,sevena意外获得主办方的神秘邀请,与其它五位新视觉“粉丝”一同走进位于e世界的机器人实训教室、共同参观北京现代汽车机器人生产线。在实训车间亲眼目睹“五大三粗”机器人的“绣花功夫”后,sevena还在北京现代汽车工厂获得了一次亲自“指挥”一群机器人将一块钢板捶打成一辆漂亮的现代轿车的难得经历。在他看来,工业机器人远没有变形金刚那种讨巧的外形,但远比“汽车人”更为奇妙。
作为活动的共同主办方,长春合心和现代重工耗资不菲的在北京市中心区域去建设一个不赚钱的免费实训室,为的正是让普通市民能够不用深入工厂即可就近认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业机器人,并以此为依托,在年轻群体中激发对于象征工业发展方向的机器人“智造”技术的兴趣。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之一,现代重工并不担心中国未来的市场前景,但对于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教育培训却有着自己的看法。
200万新岗位重新定义蓝领阶层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曾依靠人口红利实现工业立国;但如今日益严峻的“用工难”已成为众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尽快推广工业机器人,尽快培养相关人才正是中国在“后工业时代”继续领先的条件之一。
现代重工斥巨资在中关村核心地带建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正是为了就近让大中专院校乃至学生及家长直观了解到机器人自动化教育的模式,通过与周边大中专院校合作,共享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教育经验。未来实训室还将把学习与企业生产相融合,让学生通过操作工业机器人,实际了解在“智造”时代,机器人的”指挥官”需要具备更好基础知识、技术能力,有着自动化学科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来担任。
工业机器人实训室中配置的多台套机器人能够进行弧焊、点焊、机床搬运等多种热门工艺。
机器人作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高端装备,时下已成为国内各大中型企业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据统计,去年在中国市场一共销售出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套),这些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化工,橡胶、汽车、铁路、航空等多领域设备制造。而在未来8年中,由此应运而生的工作岗位将多达200万个,谁来指挥机器人不但将形成一个新的人才大市场,也将让人们重新定义后工业时代的“蓝领”阶层。
2025-07-12 09:17
2025-07-10 15:24
2025-07-10 09:52
2025-07-10 09:50
2025-07-08 09:28
2025-07-06 09:27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