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工程机械行业非理性发展不可长久

2013-12-24 08:34 性质:转载 作者:工程机械在线 来源:工程机械在线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2011年以来各地开工量骤减,工程机械的需求大幅下滑,直接影响到了融资租赁用户的还款能力。截至今年4月份,全行业企业应收账款已高达2.3万亿元,同比上升17.88%。从去年开始,随着房地产、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工程机械各类产品下游需求大幅下降,下游客户资金抽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客户,一些工程机械制造商以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销售模式向市场激进营销。这种透支性的销售策略现在已开始暴露风险,一方面引起企业应收账款大幅攀升,呆坏账风险累积;另一方面,也给企业自身的现金流带来了巨大压力。
 
  盲目追求市场占用率,厂家、代理商竞争手段令人发指,尔虞我诈,不惜采取跟踪、冒充、肉搏甚至绑架等手段;以按揭分期为主导的销售模式,已严重透支了行业的信用,成为高危行业。无序竞争,非理性化的营销手段。企业在争夺市场的过程中,采取零首付、低首付等销售模式,同时也产生了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应收款大量增加,在用户无法还款的情况下,企业只能拖机,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库存量。
 
  那么对于行业公司争斗,其它公司是否可以得渔翁之利呢?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恶性竞争导致的行业内斗并非出现在两家公司,其它行业也是如此。从工程机械行业来看,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行业预期下降及中国经济减速、大的刺激政策难有等因素,导致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不振。徐工机械(000425.SZ)发布年报显示,201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321.32亿元,同比下降2.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6亿元,同比下降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34.73亿元,同比下降71.12%; 柳工2013一季度实现营收31.2 亿元,同比下滑8.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224 万元,同比下降37.5%等,均显示在三一中联内斗的行业背景中,其并无大的收益,也显示行业总体景气度回落的总体趋势。

部分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最新季报情况

 行业风险将日益体现
 
  工程机械行业近年的大幅度发展来一方面来自于企业技术与经营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则与近年国家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区域规则与房地产市场推动密切相关,而后者目前处于一种较大的风险演变周期,虽然工程机械行业生产能力与技术能力较强,但如果后面因素出现大的变化,则市场需求与产能过剩问题将面临严峻考验。
 
  受经济增速放缓和下游整体投资需求降低双重影响,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经营情况较为低迷,部分工程机械产品已出现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全行业八类主要主机全年销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0%。与此同时,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求兼并收购机会,重新调整全球产业布局,为未来行业回暖蓄力。
 
  从2013年情况来看,尽管国家继续实施城镇化建设,但地产市场泡沫的不确定性因素较重,且国家不会再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因此工程机械行业的激烈竞争恐怕仍将继续,部分实力较弱且盲目扩张、债务过高及应收账款较大的行业公司风险日益体现。
 
  行业协会发出呼吁,将进行出口产品价格监测
 
  2013年3月6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祁俊会长在行业主流媒体座谈会上,代表行业协会提出了加强行业自律、共同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倡议。祁俊会长呼吁,行业要自律,企业要本着良性发展的心态去面对市场,本着维护企业利益,维护行业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宗旨来做企业。
 
  开展价格监测,发布行业水平价格,可以为企业开展价格谈判提供支持,争取产品价格的话语权。还可以逐步改变出口价格一再走低的不合理状况,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应对国际双反调查提供有力证据。考虑到工程机械行业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出现下行危险,为规范工程机械产品国内外市场秩序,维护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国际形象,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将会同中国机电工业价格协会共同组建工程机械价格监测领导小组、设立监测办公室,制定《工程机械产品价格监测办法》,逐步有序开展行业价格监测工作。根据办法规定,监测定点企业价格监测报告人员需要具备价格监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要经过统一培训,并参加全国机械工业价格人员岗位资格行业认证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大乱才能大治,或许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目前的乱象,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治,市场化竞争越充分,行业里哪些不走正路的企业也死掉的越快,未来的行业市场,是规范竞争,有序竞争,合则共赢的天下。
 
  三、疯狂的代理商与盲目跟从的用户都是受害者
 
  2013年05月13日,《中国经济周刊》发表一篇题为“挖掘机之都末路:无数挖掘机闲置,铁甲军团等着生锈”的文章,在工程机械行业引起广泛关注,大家都在惊叹,江西广丰,一个至今都没有形成挖掘机产业集群的内陆县,经过20多年的狂野发展,也然没落到了这个地步。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叫项达昌的广丰农民,开着挖掘机在上海“挖”出了第一桶金,成为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诞生的第一位亿万富豪。自此,围绕着挖掘机的打工造富传奇,在广丰每年近30万人的劳务输出军团里被不断复制。据广丰挖掘机协会统计,截至2012年,广丰的挖掘机保有量广丰县7万多台的挖掘机,占全国挖掘机总量1/10,占据江西省70%以上的市场份额。挖掘机市场带动的劳动力超过20万人,1/3广丰人靠挖掘机致富,年产值达140亿元。
 
  然而,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趋缓、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深入、各地工程机械需求趋于饱和,靠工程吃饭的广丰人开始揽不到活、还不上款,无数挖掘机闲置。随之而来的就是货款拖欠,人车逃遁,代理商或采用拖机,或公安局报案、或是法院起诉机主。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