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试车玩真的
四百个小时是一道门槛
在杭叉试车场上,正在观赛的赵礼敏指着场地说:“别小看这块方圆百把米的场地,在国内同行中也排得上名次呢。在这里,每辆刚下线的叉车必须试车400小时以上,确定无品质问题后才能交货。”
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惊讶:原来品质是这样“炼”出来的。专业化生产流水线组装、调试和整机检测,5条叉车总装线、4条整机检测线、3门架装配线和两条桥箱装配线,这些装备和工艺保证了产品质量。赵礼敏说,“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工艺可以与全球同行比试。”
而这一点,在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耀强口中也得到了证实。他说:“海内外很多物流公司都使用杭叉产品,他们的产品质量和售后维修服务没得说。这次大赛在这里举行,也是基于双方多年合作的考量。”
翻开杭叉这家杭州制造的产品名录,主导产品已形成1—25吨内燃叉车、1—5吨蓄电池叉车、集装箱专用叉车、仓储物流设备等全系列、多品种的产品结构。“现有产品种类500多个,1000多种不同规格,有伸缩臂登高车、机场物流牵引车、高尔夫车以及景区电瓶叉车,完全可以实现与国内同行业的差异化竞争。”
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来杭叉考察时,鼓励企业要做得更强,争取5年内做到全球行业第一。这个愿景,杭叉正在逐步实现。
西进战略冲出黑马
一年增加产能26000多台
在杭州制造历程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大企业搬迁战略,是一台重头戏。沿天目山路一直西进,一个杭州制造的高端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规模扩大,是西进第一大利好。原来工厂在石祥路时,工人加班加点一年的产能撑死也就35000台左右。搬到临安后,一年就多了26000台产能!而且还有潜力可挖掘。”赵礼敏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搬迁工程是杭州制造加快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继西进战略后,市政府2009年又出台北大桥地区市属企业搬迁三年计划,全面启动该地区企业搬迁。近年来,杭叉、杭氧、杭机、杭重都搬迁到了青山湖畔,杭州制造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迅速产生出“聚变”效应。
不仅规模上来了,品牌及竞争力也上来了,赵礼敏说,“如果不搬迁,就没有这么漂亮的工业园,就不会吸引这样大规模的技能赛事,也不会有纷至沓来的大客户。这些影响力是无形的。”
2025-04-07 10:12
2025-04-07 10:12
2025-04-07 10:11
2025-04-07 10:11
2025-04-07 10:11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