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杭州"西进战略"使550亿身价央企锁定青山湖畔

2010-11-26 08:56 性质:转载 作者:吴静 来源:杭州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极限试车玩真的

  四百个小时是一道门槛

  在杭叉试车场上,正在观赛的赵礼敏指着场地说:“别小看这块方圆百把米的场地,在国内同行中也排得上名次呢。在这里,每辆刚下线的叉车必须试车400小时以上,确定无品质问题后才能交货。”

  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惊讶:原来品质是这样“炼”出来的。专业化生产流水线组装、调试和整机检测,5条叉车总装线、4条整机检测线、3门架装配线和两条桥箱装配线,这些装备和工艺保证了产品质量。赵礼敏说,“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工艺可以与全球同行比试。”

  而这一点,在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耀强口中也得到了证实。他说:“海内外很多物流公司都使用杭叉产品,他们的产品质量和售后维修服务没得说。这次大赛在这里举行,也是基于双方多年合作的考量。”

  翻开杭叉这家杭州制造的产品名录,主导产品已形成1—25吨内燃叉车、1—5吨蓄电池叉车、集装箱专用叉车、仓储物流设备等全系列、多品种的产品结构。“现有产品种类500多个,1000多种不同规格,有伸缩臂登高车、机场物流牵引车、高尔夫车以及景区电瓶叉车,完全可以实现与国内同行业的差异化竞争。”

  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来杭叉考察时,鼓励企业要做得更强,争取5年内做到全球行业第一。这个愿景,杭叉正在逐步实现。

  西进战略冲出黑马

  一年增加产能26000多台

  在杭州制造历程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大企业搬迁战略,是一台重头戏。沿天目山路一直西进,一个杭州制造的高端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规模扩大,是西进第一大利好。原来工厂在石祥路时,工人加班加点一年的产能撑死也就35000台左右。搬到临安后,一年就多了26000台产能!而且还有潜力可挖掘。”赵礼敏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搬迁工程是杭州制造加快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继西进战略后,市政府2009年又出台北大桥地区市属企业搬迁三年计划,全面启动该地区企业搬迁。近年来,杭叉、杭氧、杭机、杭重都搬迁到了青山湖畔,杭州制造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迅速产生出“聚变”效应。

  不仅规模上来了,品牌及竞争力也上来了,赵礼敏说,“如果不搬迁,就没有这么漂亮的工业园,就不会吸引这样大规模的技能赛事,也不会有纷至沓来的大客户。这些影响力是无形的。”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