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拉动工程机械产业升级

2009-12-07 09:05 性质:转载 作者:慧聪工程机械网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茅仲文:第一,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及创新,这是第一任务。工程机械除了少数盾构机、大型施工机械外,大部分属于市场化运作的产品,市场化运作主要要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研发、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是第一个投资重点。
    第二,通过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例如高铁、现有铁路提速、公路与机场建设、水电及风电等,发展大型施工机械和成套设备,拉动内需。我们申报的财政补贴的项目中,装载机必须在6t以上,液压挖掘机30t以上,履带吊200t以上,全地面起重机160t以上、推土机235kW(320马力)以上等。行业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对低水平同质化技术、重复建设的项目严格控制。
    第三,加强基础部件、功能部件的核心技术研发。这主要是指同零部件相关的一些信息化技术、控制元件、控制理论及原材料和工艺技术。如果不加强对配套件投入与国家政策的扶持,我们的工程机械也就建立在国外所控制的技术基础之上,所以配套件的振兴成为本次振兴规划的重点。
    第四,紧急扩大出口,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加强技术改造,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行业标准、贸易壁垒这方面的研究。工程机械振兴目标提出,外贸出口比例由27%提高到35%以上。
    本次振兴规划重点为这4方面。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及所申报的项目要基本符合这4方面,或者其中之一。推进行业重组并购也要按照这个思路来执行。国家资金投向对企业的选择是扶优扶强或择优择强。要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培养一批重点企业,通过本次振兴规划,让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世界工程机械50强中由7家增加为9~10家,占到总量的1/5。
    2.2.3振兴规划将给工程机械的发展提供哪些支持?
    茅仲文:要了解振兴规划给工程机械提供哪些支持,首先必须了解本次振兴规划出台的背景,其出发点是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就业,保优势企业,通过国家扶持促其发展,这是本次振兴规划的特点。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支持,体现在政策性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税收政策、进出口贸易政策及相关技术政策等方面,同时在重大工程项目中优先采用国产设备。
    政策性财政补贴这次振兴规划在政策性扶持层面更加具体、更加明确。2006年08号文件里面也有提及,但是没有完全操作到位并实施,这次规划对如何操作都有相应的政策,也就是说振兴规划落实后对重大项目都有政策性财政补贴。比如对于首台(套)设备,不仅给装备制造企业补贴,也给用户补贴,如增值税先征后返等;对一些共性技术,如铸造、锻造及表面处理等,提出更加优惠的政策,对共性、技术产业及基础零部件,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加强推进信息化技术,如信息化投资占项目投资的10%以上,就可以作为国家试点工程优先录取。
    优先采用国产设备的策略国家提出拉动内需政策,在招投标、政府采购上,明确提出优先采用国产设备的策略。控制二手设备、旧设备的进口,调整新的进口关税也已经在实施。其次,支持、加强标准化的建设,现在国际上不乏“贸易保护主义”,这涉及到技术门槛的问题,所以我们也要加强对技术门槛的研究与投入。
   2.2.4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怎样利用这次机遇,该如何去做?
    茅仲文:项目投资的决策要慎重当前国内不少企业如三一中联徐工柳工都在国外建厂,但是从整个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很成功的案例。不成功的原因是中国国际化步伐才刚刚开始,比较年轻,经验不足,对国际环境、文化、法规及政策都了解不深。我认为国内投资者要慎重,不如先练好内功,建立桥头堡型企业。桥头堡是指企业在国内选定一个比较好的出口基地,这样做风险比在国外建厂小,掌控性要强,企业的投资、企业的发展始终要在一个可以掌控的环境下去运作。一个产品在国外某一个地区要获得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段,当企业的品牌效应在当地形成,并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再去建厂、兼并企业也为时不晚。
    在销售和服务上主动出击金融危机对中国也有一定的机遇,例如卡特彼勒的产品比较好,但价格相当高,中国产品的适用性、可用性及性价比比较高,在国外某些市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有些客户会更偏向于中国的产品。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在销售和服务上主动出击。
    振兴规划资金投入要用好企业应该按照国家的投资规划,提高创新能力,不要做低水平的扩张,要解决实际问题,要把资金用于提升产品价值上去,大力提升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