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物流资讯 > 正文

民营物流业成长压力重重

2004-09-27 00:00 性质:转载 作者:棉文 来源:消费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孟国强指出,我国物流行业现今存在着产业标准缺乏系统性、标准化管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孟国强指出,我国物流行业现今存在着产业标准缺乏系统性、标准化管理体制制约相关产业标准的统一和协调以及运输设施建设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我国的民营物流企业正经历着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民营企业在这个青涩时期,承受着成长的阵痛。
  强势部门打压民营企业
  我国物流行业几年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时期,面临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强势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排挤,阻碍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成长。
  在今年5月份,江苏省就发生了一起邮政局查处民营物流企业的事件。江苏省邮政局行业管理处于2004年5月17日下发一份名为《关于对全省速递市场进行联动执法检查的通知》。《通知》罕见地直接点出了“重点查处对象”,DHL、申通、大田、大通等知名企业悉数上榜。而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上海申通快递,就在5月28日被江苏邮政“查处”了一次。
  5月28日凌晨,上海申通快递网络的运输车到达江阴大桥北端收费处时,被一名交警拦下,随后几名邮政工作人员强令驾驶员将车开到当地邮政局,并在未出示证件的情况下开箱检查,扣押了申通快递的234件快件。由于是快件,因此申通的工作人员希望将快件马上寄给收件人,但当地邮政工作人员却提出每份快件要缴纳1万元。最终申通以1000元的“价格”提走2件快件,但拿到的却只是邮政一位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所写的收条。
  另据申通一位高层透露,3月份,江苏盐城市就扣押了申通37件快件,罚款1.8万元,但快件至今未能取出。
  实际上,按现行《邮政法》规定,处罚权应在工商部门,而目前邮政执法大队往往成为处罚的主角。
  邮政貌似越界的执法则源自现行《邮政法》中,对信件类快递的界定非常模糊。邮政方面就是频频以此为名,“查处”民营和外资快递。
  然而,重重封杀却无法将民营和外资快递公司逐出市场。相反,邮政的政企分开已经只是时间问题,邮政垄断也即将被打破。否则,中国物流业很难得到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重利之下必有勇夫
  长途货运超载的问题由来已久,几乎成为物流业界一个公开的秘密。今年5月1日开始执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货运机动车载重货物如超过核定载重量30%,将被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从现在起到明年7月,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等7部委将通过多项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对车辆超限超载进行集中治理。即便这样,货运车主们并没有就此停止超载,大多数人更是变本加厉,以期堤内损失堤外补。
  “做国内货运市场的,超载3到4倍才能保本,要想盈利必须超载4倍以上。”陈先生是广州市一家手续齐全的合法物流公司的副总经理,面对记者,竟没有半点犹豫和迟疑,而是直白地告诉记者这一行业公开的秘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一位学者分析,这次货运市场上全行业运费大幅上涨的情况,为近年来国内首次。一次动真格的整治,使运价应声上涨,这同国内货运市场已经进入“互相压价—超载—再压价—更加超载”的恶性循环不无关系。其实2000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先后开展一系列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超限超载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加之利益驱动,特别是源头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超限超载成为一个“顽症”。国内货运市场这种长期的运价无序乃至恶性竞争,已经有点“积重难返”的味道,由此引来的各种严重连锁反应不难预计。 据了解,广东不少物流企业仍抱有有关部门在政策上会先紧后松,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会出于本地利益在实施时打折扣的侥幸心理。但有专家指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整顿超限超载运输本身是有利于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坦言,只要大家都不超载,在公平的游戏规则下,物流企业应该能赚到正常利润。比如除了涨价以外,还可以购买更好的卡车,可靠性高了,没罚款了,一样可以产生利润。
  小阵营难敌高端服务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流动资金的增多和更加活跃的对外贸易,将为从事快递业的公司提供巨大商机。
  据报道,知名物流企业DHL计划在中国投资2.15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投资于快递业务。DHL推出国内快递业务,成为首家在中国开展国内快递业务的外资企业。DHL拟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中心开展快递业务,其经营网络快速向国内各大城市延伸。
  而美国联合包裹(UPS)的有关人员表示,UPS还没有开始其中国的国内快递业务。美国联邦快递(FedEx)也在加紧其中国的布局。目前FedEx在中国的网点覆盖24个城市,未来五年内,计划再增加100个城市。外资企业正抓紧时间,抢在今年底前在国内完成战略布局。业内人士说,外资或合资企业也正开展国内业务,从进出口单证、票据到日常函件等,外资快递企业的触角已从商务领域向生活领域延伸,中国快递业务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受中国巨大的速递市场诱惑,FedEx和UPS两家国际速递市场的巨无霸,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抢夺国内快递市场份额。
  FedEx中国区负责人表示:“中国是联邦快递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将不断地增加对中国的投资,并致力于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世界水准的服务。”
  对于外资企业的大举入侵,有专业人士认为,国外的快递UPS、DHL、TNT、FedEX等已参与中国市场的竞争,但由于它们的运营成本较高和邮政法规的限制,在国内快递业务上,预计2至3年内不会对中国的民营快递构成竞争态势。对中国广大的消费者来说,外资企业提供的高端服务是个“奢侈品”,它们完全进入国内中低端市场,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