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一名野战部队步兵的黄寿琼时刻以军人的严格标准来当第一书记,以“作战”的紧张状态来打脱贫攻坚战。在美俗村,他加强党组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大力发展“两茶一鱼一稻”特色产业。对积极性不高的村民,他组织会议进行政策宣讲,面对面沟通解疑惑;对缺乏劳动力的村民,他带领工作队员上门帮种茶树、建鱼池、放鱼苗;他还积极联系农业部门技术人员上门授课,提升村民创收能力。在他的推动下,美俗村脱贫成果不断巩固提升,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刘指导,我不想再穷下去了,我想找份工作。”2016年2月,柳南区竹鹅村低保户朱长征简单的一句话,在扶贫工作队员刘罕冰心里却有千斤般重。还记得第一次入户核查时,朱长征的境况用“家徒四壁”形容毫不为过。因为好吃懒做,妻儿离他远去,村里没人看得起他,从他身上,刘罕冰深深感受到了“扶贫先扶志”的重要性。
经过一年多反复做思想工作,朱长征的心路历程发生了变化,开始相信脱贫不能“等、靠、要”,勤劳才能致富。刘罕冰也多次向上级部门申请,帮助朱长征争取到了巡河员的岗位,每月收入稳定。每天清晨6点,朱长征便准时出现在竹鹅溪沿岸开展工作,“懒汉”变成了“勤快人”。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还有许多柳工人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90年代时,在乡村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大学生农村工作队员兰刚,大力发展城郊型农蓄牧业的黎睦汉、方德松;进入21世纪以来,连续三年荣获“自治区年度定点扶贫先进个人”的张炳稳,致力于让村民实现稳定和长期收益的邓建强,推动“小茶叶 大发展”的莫中山,心系贫困学生的李锦胜……他们是脱贫攻坚战场的“急先锋”“排头兵”,是扶贫一线“最可爱的人”。
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到决胜决战的关键时期,依旧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11名“柳工尖兵”,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在这个21世纪全世界最了不起的故事中冲锋陷阵、建功立业。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是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8 月10 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公 司 先 后 通 过 ISOCUTR、ARAI 和 CE 等国际认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业车辆、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的专业制造企业。公司现有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山东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和阿根廷SKD 制造工厂三大制造基地 ,主要生产包括电动叉车、内燃叉车、仓储车辆、牵引车、AGV 自动导航车辆和正面吊等产品,具备年产 40000 台整机及其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公司始终秉承“持续精进、追求卓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及解决方案”的经营理念,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广泛赞誉。
2025-04-23 09:20
2025-04-23 09:19
2025-04-23 09:19
2025-04-23 09:18
2025-04-23 09:17
2025-04-23 09:16
2025-04-23 09:15
2025-04-23 09:14
2025-04-22 09:39
2025-04-22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