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大国。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实行以销定产,铅酸蓄电池生产数量减去出口的数量大致为国内消费数量。从2005年至2016年,国内企业铅酸蓄电池产量呈波动式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7%。2014年为最高点,之后受到锂离子电池的冲击,产量开始缓慢减少。
铅酸电池市场竞争现状
中国铅酸电池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起动型产量占铅酸电池一半。从全球铅酸蓄电池产能规模来看,中国是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达到45%左右,其次是美国,产量占比约为32%,日本位居第三,占比接近13%,此外还有德国等。全世界铅酸蓄电池销售额位居前列的生产企业主要有美国瑞奥特集团、EXIDE集团(含德国阳光公司)、日本汤浅公司、西恩迪公司和日本松下公司等。铅酸蓄电池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电池产品,生产量占全部电池总量的50%,占充电电池的70%,即便是欧美日等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也仍大量生产和使用铅酸蓄电池。在铅酸蓄电池产品结构中,启动型铅酸蓄电池占比最大,达到48%,其次是动力型铅酸蓄电池,占比为28%,备用与储能型铅酸蓄电池占比为15%。
铅酸电池行业壁垒
政策壁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铅酸蓄电池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蓄电池生产企业须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方可开展生产。此外,根据工信部《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 年本),铅酸蓄电池行业企业要在企业布局、生产能力、不符合规范条件的建设项目、工艺与装备、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节能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符合规范条件,并以规范条件为依据对铅酸蓄电池生产项目生产许可、信贷融资等方面予以管理。
技术壁垒:普通开口式铅酸蓄电池被列为淘汰类轻工类产品,目前铅酸蓄电池的发展重点是阀控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行业企业尤其是较为大型的生产企业一贯注重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及质量的一致性,降低次品率和生产成本。未来,新型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方向为降低铅耗量、提高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质量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和快速充电能力。目前,行业内研究开发的新型铅酸蓄电池包括新结构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和双极耳卷绕式电池、新材料的陶瓷隔膜电池和泡沫石墨铅酸蓄电池以及铅碳电池。新型铅酸蓄电池的研究开发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相关的技术积累,只有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才有优势研发相关技术,进入相关领域。
环保及资金壁垒:根据工信部发布《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 年本)的规定和要求,行业企业同一厂区生产能力应达到规定的最低要求,应采用行业内较为先进的工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以提高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需符合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上述规范条件的要求将大幅提升行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成本,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难以符合规范条件要求而面临相关政府部门在生产许可证的续期、信贷融资、环保核查等方面的管理。
市场壁垒:中高端客户对铅酸蓄电池产品质量及其一致性方面的考量使得生产企业产品的口碑、检测结果、质量表现更被看重,因此市场声誉和质量表现对生产企业的销售影响较大。蓄电池产品虽属耗材,但是部分电池的使用寿命最长可达 20年,因此市场声誉的建立需较长时间,行业的新进入者短期内在声誉和口碑方面较难达到行业成熟生产企业的水平。
铅酸电池行业SWOT分析
铅酸电池优势:价格较低、具有技术成熟、高低温性能优异、稳定可靠、安全性高、资源再利用性好(铅的再生利用率高达98%)等优势,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相对于其他电池金属材料,铅资源比较丰富,铅储量和再生铅保证铅酸蓄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年限相对较长,铅酸蓄电池大量应用,较长时间内不会造成铅资源短缺。
铅酸电池劣势:能量密度偏低、循环寿命偏短,主要原材料铅是一类有毒物质,电池生产和再生铅加工过程中存在铅污染风险,管理不善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铅酸电池机会:
第一,蓄电池行业发展前景良好。铅酸蓄电池以其安全性能高、性价比高、质量稳定可靠,以及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独特性,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产品。随着行业本身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外部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行业发展前景良好。铅酸蓄电池应用范围广阔,目前主要应用于:通信、电力、自动控制、应急设备的备用电源电池,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储能电池,汽车、摩托车、燃油机发动机的起动、照明,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和特种电动车的动力电池。
第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第三,行业规范等政策的严格执行有利于铅酸蓄电池行业集中和产业升级。自 2003 年开始在铅酸蓄电池行业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以来,我国对于铅酸蓄电池行业制造及回收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标准,如《关于 2011年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环发【2011】4 号)、《关于加强铅酸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56 号)、《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工信部和环保部公告【2012 年第 18 号】)等并淘汰了一批铅酸蓄电池行业落后产能。2015 年,工信部颁布实施《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其是对《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的替代和升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工艺水平和环保管理水平,降低环境污染,提升我国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集中度,促进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将推动行业洗牌,有利于行业优质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四,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原材料循环利用技术成熟、市场化程度高。
铅酸电池风险:
第一,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环境。虽然铅酸蓄电池仍然占据二次电池领域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但是近年来,受其它新材料电池即将取代铅酸蓄电池等论调的困扰,行业内部分优势资金与科研实力被转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铅酸蓄电池科技创新的发展。此外,2016 年开始对铅酸蓄电池行业征收4%的消费税进一步降低了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投入意愿和投入能力。
第二,国际大型企业的竞争压力。相比国际大型行业生产企业,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企业规模尚小,研发技术、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较弱。第三,行业发展面临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大量使用重金属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铅酸蓄电池发展面临着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事实上,铅酸蓄电池是循环利用性最好、回收率最高的电池。铅酸蓄电池产业只要管理得力,其污染完全可实现有效控制。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