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为什么说LED物联网应用已经起飞了?

2017-01-24 08:38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LED网 来源:中国LED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回顾2016年LED行业关键字,我想"物联网"应该是名列搜寻排名榜的前几名,很多LED业界朋友也最喜欢问烫哥一个问题,那就是: "物联网...

  回顾2016年LED行业关键字,我想"物联网"应该是名列搜寻排名榜的前几名,很多LED业界朋友也最喜欢问烫哥一个问题,那就是: "物联网何时会来临?"以及"LED物联网概念股有哪些?"
  通常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烫哥都会先深呼吸一口气后,面带微笑地反问: 那你知道有哪些物联网用不到LED吗? 这个答案大概可解答4成左右的人的疑虑,剩下6成的人可能是对于物联网定义、供应链不熟悉,又常常被老板追问公司在"未来"物联网的商机与定位在哪里,报告又写不出来而感到迷惑,烫哥分享一下本身对于LED与物联网看似无关,却又无法割舍的关系,如有说错,也请物联网业界前辈多多指教。
物联网:感知层、网路层、应用层
  物联网就是Internet of Things,字面意思为特定"物品"间的"互联网",那该如何联才算是"物联网"呢?
  首先,我们可以将物联网区分为三大区块,也就是"感知层"、"网路层"、"应用层",物联网的运作机制类似人体的大脑、神经系统与接收外界刺激的感官器官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每一个动作,均是由末梢神经感测到各种讯息后,将讯息透过神经系统传回大脑,经由大脑对讯息做出判读、分析后,进一步做出回应。


图注: IoT物联网定义: 感知层、网路层、应用层

  那么,物体之间如何建立起互联机制收集资讯、传输、判读进而执行呢?由于物体没有生命,我们必须先赋予它们感官器官,如:眼(IP Camera、环境光源感测器)、耳(麦克风收音)、鼻(气体烟雾、PM2.5侦测器)等,物体才有办法接收外界的刺激,这部分属于物联网中的"感知层"。
  部分感测器由不可见光的LED或LED光电元件组成,接下来就是上传收集到的讯息,透过网路上传到云端或系统处理器作分析,这块处理程序为"网路层",也是大数据资料库的一种,系统程式接收回传的资料,经过电脑分析处理后,再透过网路层传达须执行的指令,如开启或关闭家里的电灯或家电,这就是"应用层",在不久的未来,车联网可透过复杂的演算法,经由感测器收集资讯以及通讯网路传输、联系,让在路上行驶的汽车间互相沟通,行车将更有效率、也更加安全。


图注: 真正达到无人驾驶的车联网

  LED在物联网供应链关系
  由于物联网体系过于庞大,产业对其供应链仍无法确切定义,产业数据库公司"Gartner顾能公司"率先将物联网光应链区分为六大块,也就是"元件"、"品牌"、"电信商"、"云端"、"平台"、"通路",虽然LED被清楚归类于"元件"中,感觉与现行LED供应链相似,但事实上却更灵活了,这六大类物联网供应链并非只有线性的上下游供应关系,而是很不规则的交叉关联。
  单从分类直觉会认为上下游关系是: 元件-品牌-云端-电信商-平台-通路,其实这只是物联网供应链中的一种排列组合供应关系而已,物联网厂商为了维持竞争力,除了持续投入产品与专利研发之外,有时还会跳过中间的供应链厂商,直接与元件厂商接触,进而客制化需求的产品,Apple的供应链管理中,关键零组件绝对是Apple直接与供应商对口讨论规格与价格。

上一页123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