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董明珠力挺的钛酸锂能让雾霾天少一半?北大教授说不适合造车

2017-01-03 07:06 性质:转载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黄世霖同样向澎湃新闻强调,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相对比较低,将来不会太主流。首先,其标榜的快充技术,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磷酸铁锂材料升级实现,而且磷酸铁锂技术使用更加成熟,技术稳定;其次,钛酸锂本身贵金属成本高,加上缺乏生产规模,难以降低成本。还有,因为能量密度低,同样体积储存电能少,用作储能也不划算。
  对于钛酸锂电池的成本问题,魏银仓的观点是:目前钛酸锂电池产能很少,成本没有降下来,如果能把680家铅酸电池生产厂的钱集中起来干钛酸锂,钛酸锂成本将比铅酸成本还要低。
  魏银仓还称,比起刚收购钛酸锂技术时,成本是当初的1/12,“现在跟比亚迪相比,电池成本还高达50%-60%,随着产能的扩大,距离会进一步拉近。但是钛酸锂电池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高1倍甚至2倍时候就具备了跟磷酸铁锂竞争的优势。因为我们寿命长。”
  魏银仓曾表示,美国奥钛的负面消息及35年历史上没有盈利,都是事实。这是因为原公司布局军方市场,布局民用领域过晚。
  来自美国的技术,原本主要布局军方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董明珠多次将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挂钩中国制造,但珠海银隆的钛酸锂技术实际上也是舶来品,源于美股上市公司美国奥钛。
  据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介绍,2010年,珠海银隆战略控股了美国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该美国公司掌握“全球钛酸锂电池材料最先进生产技术”,由此“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和中国新能源品牌跻身世界的优秀典范”。
  据了解,珠海银隆收购时,美国奥钛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英文名称为ALTAIR NANOTECH INC。根据格力公告,美国奥钛已于2014年9月24日,向纳斯达克提出主动退市申请,根据美国律师出具的调查文件确认,美国奥钛现已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在OTCBB市场交易。
  魏银仓曾公开称:关于美国奥钛的负面消息及35年历史上没有盈利,都是事实。这是因为原公司布局军方市场,布局民用领域过晚。
  魏银仓称:“咱们(珠海银隆)收购他就是冲着技术去的。现在技术已经买回来、专利已经买过了,都掌握在手里。”据称,美国生产工人已遣散完毕,美国除了保留材料研究和几个核心技术骨干外,都已裁撤,目前亏损平衡,明年盈利。
  而且,美国奥钛纳米科技旗下的产品也只是钛酸锂。
  魏银仓此前曾对外披露,“我们收购的美国上市公司(美国奥钛纳米科技),钛酸锂只是他一种产品,如果用我们的材料技术加工出来,任何电池材料,包括石墨烯随时可以干。”
  不过,刘冠伟曾公开撰文表示,石墨烯电池基本是个伪概念,99.99%的石墨烯电池几乎都是在传统的锂离子等电池里面添点石墨烯。基本就不存在什么石墨烯电池,只存在“掺/用了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
  其鲁亦称:锂电池中石墨烯根本无法作为导电剂使用。“石墨烯像是平面的一张纸,彼此无法叠加,只有电子导电性能,而没有锂离子导电性能,根本做不成锂电池。”
  而在2015年10月,工信部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石墨烯材料作为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发展重点,提出了10年的发展目标: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等领域上得到规模化应用,电动汽车锂电池用石墨烯基电极材料产业规模达万吨级。


 

123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