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日企业在销售收入方面的对比
丰田在2015年全球销售收入为83.46亿美元,中国入围全球20强
叉车供应商共8家(经
中叉网修正后由原来的5家增至8家),合计销售收入为22.61亿美元,这就是差距。销售收入产生如何巨大的差距的原因之一是:国内的小吨位(比如3吨)
内燃叉车销售量比较大。小吨位内燃叉车市场需求巨大,配套容易,同质化产品严重又导致低价竞争,这就让技术含量不高的小吨位内燃叉车的销售价格更低了,低价竞争引起企业销售收入减少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低利润,低利润的企业更没有精力注重产品研发,导致了中国叉车行业在销量上不断增加但产品技术水平上没多大进展。在
仓储叉车方面,中国的销售占比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
日本在2015年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都接近两万台左右,而中国2015年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仅7661台,占五类叉车累计销售量的2.34%,其中国产
品牌占比一般为60%,估计为5000台左右,而高起升拣选车、地面拣选车、电动
牵引车、侧向堆垛车、
货叉前移式叉车、
门架前移式叉车等目前还是主要由外资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这类叉车的技术含量比较高,销售价格也相对比较高,这是导致中国企业的销售收入普遍偏低的另一原因。
在此呼吁考虑进入叉车行业的企业如只组装小吨位内燃叉车,在叉车生产力过剩、同质化产品严重的情况下,仍需慎重选择。
五、
中、外企业在品牌识别方面的对比 国内工业车辆除了几个大的品牌外,其余的企业几乎不存在对品牌价值的准确定位,品牌核心价值不清晰、缺乏个性、品牌气质趋于雷同。不具有高度差异性的核心价值等于放弃了忠诚客户,将命运交给下游经销商手中,是令广大品牌精疲力竭的价格战、渠道战的根源。在生活多姿多彩的当今社会,消费需求越来越趋向个性化,工业车辆行业也不例外,没有一个品牌可以成为“万金油”,对所有的消费者都产生吸引力。缺乏个性的品牌核心价值是没有销售力量的,不能给品牌带来增值,或者说不能创造销售奇迹,而外企,特别是日本、
德国、美国企业,他们早已意识到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容易被对手模仿,难以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定位好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然后以品牌识别系统统帅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充分利用品牌识别系统、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战略来取得了竞争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从而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比如日本企业中的丰田,在丰田自动织机叉车事业部成立之初就执着于产品安全性和耐久性的精益制造精神和“客户第一”的企业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已60周年;比如德国企业中的
凯傲集团下的
STILL叉车一直以先进性、服务性、环保性、成本节约性进行定位;
永恒力以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以“Machines. Ideas. Solutions.” 为品牌的口号,这些外企在品牌识别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虽是叉车销售大国,但除了
合力、
杭叉这两家
公司的销售量比重较高,其它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的销售量都比较少,中国叉车行业在集中度上有提升的空间;欧、美、日叉车行业从无序走向规范,规避低价、同质化竞争对中国叉车行业在企业重组、资源共享方面都有其借鉴的地方;随着国内物流仓储业的快速发展,仓储叉车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与内外环境,轻率地使用一些有短期效果而会伤害品牌核心价值战术将越来越少,国内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将有可能逐步改变急功近利的现象, 期待未来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可持续、有序、健康发展,如真是这样,中国企业是否在全球排行榜的前列也并不太重要了。
在中国人口红利正慢慢消失、网购逐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国情下,中国
物料搬运行业需看清形势走创新之路,未来无人化、
轻量化将成为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