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汤鲁飞:接过父亲的大旗 带好物流公司这个“小兄弟”

2016-06-26 10:44 性质:转载 作者:每日商报 来源:每日商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那场二十周年的交接仪式上,汤鲁飞和父亲对视一分钟,两人眼眶都湿润了,“小时候经常问妈妈,为什么不能一家人一起坐着吃饭。现在明...

  在那场二十周年的交接仪式上,汤鲁飞和父亲对视一分钟,两人眼眶都湿润了,“小时候经常问妈妈,为什么不能一家人一起坐着吃饭。现在明白了,工作这几年来和父亲的交流远远超过了之前二十多年。”接过大旗,他始终不忘父亲的叮嘱,要承担社会责任,为员工实现梦想,更要在行业中树立典范,带领公司团队走向新的辉煌。

  “读书的时候和普通大学生一样,没想过要接手企业,现在回过头看这一段走过的路,发现自己真的成长很多。”汤鲁飞今年27岁,去年正式从父亲手里接过这家年产值3亿元的物流公司,身上的担子不轻,“对我父亲来说,这家企业是他另一个儿子,我做的每项决定都必须正确。”

  在一线搬运岗位中思考核心

  在无人问津的办公室里“做文章”

  汤鲁飞个子高高的,一身正装,也依然透着大男孩的阳光劲儿,非常健谈。

  他从小看着家里创业,父亲有时要自己开车全国各地跑,一年也碰不到几次,“最早的时候公司是开在南空大院里,后来搬到了绍兴路上,杭州城市不断扩建,搬迁之路就一直没停下来,先是到沈半路,再来到转塘凌家桥,最终到了现在的双浦。”他说,那时还没有“物流”这个词,都是统称货运代理公司,凡是有单子要运送什么货都接,没有现在这么细分市场,而且一出车再远也去。

  说来也运气,公司恰好遇到快递物流发展的大机遇,慢慢向快销类产品转型,业务逐渐稳定了。

  “那年我大学毕业,正好遇到物流行业的夏季高峰期,人手不够,我也觉得好玩就帮着一线搬运工干活。”汤鲁飞吃了不少苦,但如今说起来倒是很自豪,“因为在建德的基地是个中转站,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干活,然后要一直做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有些货品到这里时可能有些散了,就要重新打包,全人力手工,白天在大太阳底下晒着,人黑黢黢的。”

  但也正是这一个月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公司一线员工的辛苦,“即使中高层有人变动,这些基层员工不能走,他们才是物流产业中做最实在事的核心。”当然,他还有另一层感悟,做搬运工也不简单,要计算搬了多少箱货,怎么样操作更有效率。他一边做苦力一边思考着如何做改变。

  转眼过了高峰期,汤鲁飞在公司转悠看看还能干点什么,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估计对于“什么是物流”都还不太理解,公司里的老员工们也没有对他寄予多大期望,“所以我就挑点没人干的事干,比如办公室里那些琐碎的杂事。”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其实这些琐碎的事里头大有文章。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