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阳华:
培育龙头企业缩小与国外同行差距
《规划》提出了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即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并从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全面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和末端执行器五大关键零部件。
黄阳华指出,从国际经验来说,大多数国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都是产学研的合作,几乎都可以看到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强力推动。黄阳华认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用部分应由市场根据现阶段产业需求,制定机器人发展重点,并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升级;而政府需要在基础零部件、关键技术、公共服务方面,为生产企业做好基础工作,助力企业将其进行应用和产业化。
实际上,这在文件中已经有所体现。《规划》要求,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加强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还提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局面。
黄阳华介绍,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对引领行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还能进一步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在关键零部件、基础工艺、服务模式等方面对行业产生示范作用。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
2025-05-06 09:28
2025-05-06 09:27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