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1

2016-03-30 08:38 性质:原创 作者:1 来源:1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从工业车辆的销售数量上看:
  2015年中国工业车辆前2名约占全国总销售量的45%以上。
  2015年中国工业车辆前10名约占全国总销售量的76%以上。
  2015年中国工业车辆前20名约占全国总销售量的91%以上。
  2015年中国工业车辆前30名约占全国总销售量的96%以上。 
  (以上部分数据来自CITA和海关总署之数据)
  2015年,有16家中国工业车辆制造商年销售量超过5000台,有20家工业车辆制造商年销售量超过4000台,有23家工业车辆制造商年销售量超过3000台,有29家工业车辆制造商年销售量超过2000台。

  本次排名中,最低入围的企业年销售额不得低于1.5亿人民币,把以生产港口机械(包含集装箱叉车堆高机)为主的三一卡尔玛科尼特雷克斯曼尼通公司未纳入排名。为了真实的反映出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的销售情况,中叉网把优嘉力叉车(安徽)有限公司、安徽合叉叉车有限公司合并,因此这会造成有的公司在今年的排名中,其排名会略有下降,另还有个别企业因业务调整,导致2015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滑,或因销售额未能达到我网排行榜要求,或因其它原因,故未能纳入本次排名中。

  本次排名中的安徽叉车集团仍是包含力达的销售额;丰田是丰田产业车辆(上海)有限公司与丰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的总销售额(包含BT雷蒙RAYMOND);而三菱是包含菱重叉车(上海)有限公司与三菱重工叉车(大连)有限公司的销售额。据了解从销售额来看,丰田在2015年已是国内叉车出口名列外资企业第一名,而三菱销往东南亚、远东地区的叉车由中国大连生产,已达7800多台;科朗包括了科朗叉车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与科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的销售额,科朗在全球调整生产业务,部分产品的生产转移至中国。

  从销售数量上看,位列第一阶梯的前两名制造商在2015年都有所下降,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中获悉,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销售量为69363台,营业额为56.86亿人民币,加上力达的销售额是75000台左右,营业额近60亿,已连续25年夺得行业冠军;杭叉集团以66737台、销售额为45.74亿人民币位列第二。

    位列第二阶梯的林德(中国)、龙工、丰田、三菱四家叉车企业的销售收入均已过10亿人民币。

    入围前10名的制造商,最低销售收入都已接近5.5亿人民币。永恒力叉车由去年的第十二名首次进入前十为第八名,主要是因为永恒力的差异化策略,在内部物流应用方面领先,上海的节能环保工厂于2013年8月开业,新工厂负责永恒力在亚太地区平衡重叉车以及前移式叉车的研发和生产,2015年的销售额有所上升;2015年4月,安徽合叉叉车有限公司纳入UC集团品牌体系后,UC集团排名由第二十一名上升至第十名。

  前二十名的制造商中,以内燃叉车为主的企业在2015年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电动仓储叉车制造商,在2015年表现都还不错:中力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于2015年11月阿母工业平台正式上线;如意研发出自动拣选车系列产品,而诺力于2015年年初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6月成立智能科技公司;比亚迪在2015年的叉车租赁业务有所上升。

  前三十名的制造商中,大连叉车受市场的冲击由去年的14名下降至24名,山推在2015年公司改制,公司名变更为山东沃林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由29名上升至25名,科朗出口与内销相加,由去年的36名上升至26名。

  内资品牌叉车合计市场份额几乎占有80%左右,占据市场绝对主导地位,合力、杭叉占据45%以上的市场份额;靖江叉车,其中相当部分是牵引车;除合力、杭叉外,美科斯吉鑫祥、中力、诺力、如意在内资品牌出口方面占有较大的比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