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目前行业内最高标准的18650电芯品控率2ppm来计算,每生产一百万个电芯,会有2个存在质量问题。"
微宏动力首席执行官吴扬表示,"也就是说每卖出10万台车,会有1600辆的
电池存在风险。"
在续航能力、安全性都仍然不足的情况下,业界普遍期待动力电池的新技术突破。
今年2月底,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曾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决定了整车性能、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成败。为促进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工信部联合9家企业,已投入5亿元建立动力电池研究院或动力电池研究研发平台。
在此背景下,探索动力电新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一次商机,而更多企业参与又会加速探索进程。
3月19日,微宏动力在北京发布"不燃烧"电池,试图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此外,有报道称,
现代起亚可能将在明年发布
氢燃料电池,
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企业也在扩充自身的电池研发团队。
"随着参与者的增多,会看到电池技术在近几年快速突破。"上汽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处在动力电池技术突破的关键期。
不过,北汽新能源的一位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两年,随着政府补贴退坡,电池技术进步的压力会更大。电池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40%~60%,是影响新能源整车成本最关键的部分,补贴退坡将使电池成本对整车售价带来更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