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野狗刘之:我们为什么需要实时通信后端云?

2016-03-07 08:21 性质:转载 作者:野狗三院刘院长 来源:雷锋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雷锋网按:本文是野狗CEO刘之的自述,关于他眼中未来的互联网是怎样的,以及他们为什么选择实时通信后台云这一创业方向。Web 3.0...

  雷锋网按:本文是野狗CEO刘之的自述,关于他眼中未来的互联网是怎样的,以及他们为什么选择实时通信后台云这一创业方向。

  Web 3.0是怎样的?

  下面是我5年前在人人网上写的一篇日志。实际酝酿的时间更长,大概是7年前就开始有这个想法了。

  《Web 3.0的机遇》 2011年1月,5年前

  我理解的,Web 3.0即将以三种方式到来:实时,智能,多端。

  一、实时

  Web 2.0时代大部分的网站都是有缓存的。Web 2.0只是让用户参与,并没有时效性。你发了一篇文章,我第二天上去看到了,评论一下,OK,完事了。

  从Facebook开始,实时系统进入了互联网。你操作完,那边就立刻能得到通知。你干着别的,例如吃着火锅,也能得到事件通知。任何一个小小的变化,你刷新下页面就能一目了然。

  硬件牛了,c10k早成了历史,现在的服务器强悍到可以支持单机c1000k,内存也不值钱了,随便整也无所谓了;Servlet 3.0将会带动实时的标准化。从此,Web 2.0的架构,思路基本都被颠覆。

  实时搜索,实时的信息通知和推送等服务将是必备的。

  二、智能

  我们总是抱怨总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其实不是,是信息太多了。人在信息量过多的时候判断会越加不准确,越发浮躁。信息爆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每天上网来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

  智能化的基于用户行为的推荐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它帮你筛选信息,甚至定制任何页面。

  三、多端

  云不云的是不是主流不敢说。但是敢说的是未来越来越多的情况是一个服务多个客户端访问的情况。一个网站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等设备都可以访问。开发者不甘落后,每个平台都支持,落后就要挨打。

  多端意味着产品开发时就要按照未来接入内部API平台和第三方API平台的目标去设计。达到整体内部消除信息孤岛,并形成一个良性的信息流。这样,多端要容易的多。

  其实,三网融合给电信,电视网所带来的变化并不大。而带来变化最大的是解决了互联网接入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美国,电视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的年收入差不多。Google和苹果都在争抢的还有一个重要领域:家庭影音娱乐业务。Google TV,Apple TV即将会在中国开卖。Tcl已经开卖互联网电视了,虽然看起来很烂。互联网电视我认为会比移动业务更加诱人。

  互联网未来不再高端,任何家里有电视的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都可以打开电视进行购物,视频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等。电视也将配备显卡,硬盘,可识别动作的摄像头,无线键盘。

  而互联网电视,移动终端有几个default应用:1. 视频;2. 图片;3. SNS等... 其中多端的个人图片服务国内还是空白。

  为此想想,我已经为之奋斗了7年。从大型实时分布式中间层、个性化推荐、人人网的IM项目等等。

  我喜欢反向研究。至今我的Github上还有大量的对 IM、微信、Line等产品的反向研究的代码片段。

  2013年左右MessageMe这个现象级产品很热的时候,人人网给了很大的重视。陈一舟说,这是一个在硅谷的印度团队,在一个地下室里面,里面一股咖喱味。

  这个7个人开发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是自己的。视频直接传到YouTube,图片使用AWS,服务器使用AWS,推送服务使用Google的。云服务给予了这个创意的构思到实现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

  当时想,如果有一天,中国也是如此,该是多爽的一件事情。暗下决心,为此奋斗。进360的时候,我就说我的未来只希望和两个方向产生关系:硬件和云计算。

  为什么需要云?

  优秀互联网技术工程师有多少?凤毛麟角。为什么?长期带团队,也发现这个现象的根源:

  互联网技术工程师的成长是和律师、医生一样,都属于师傅带徒弟的慢活。注定是稀缺的,不可大量复制的。

  云的意义就是社会再分工,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优秀的工程和产品团队是不可复制的。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