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2015-12-07 17:57 性质:转载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建设制造强国需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认真落实《建议》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十三五”时期,尤需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国家战略,需要动员整合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资源,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又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形成共同推进的合力。为此,应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宏观调控,抑制股市、房地产等领域的投机泡沫,引导社会资本向制造业汇聚,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做优做强。推动产业政策由倾斜型向功能型转变,重点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创新创业、加强公共服务。创新和改进政策支持方式,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创新和技术改造,更好发挥国家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实现淘汰落后产能法治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既要针对当前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布局和系统谋划,梯次推进、分步实施。“十三五”时期的重点是,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增强优势领域竞争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瞄准未来10年乃至30年的发展目标,扎扎实实打基础,认认真真抓创新,努力占据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力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又要整合资源,加强分类指导,明确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关键共性领域和重点行业率先突破。应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和区域发展重点,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差异化和梯次发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工业等战略性领域及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人才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加快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实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制造业总体竞争力的提升。

  坚持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制造业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焦点,建设制造强国既要坚持开放合作,又要坚持自力更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发展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更好地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经验,倒逼国内改革创新。应把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提高利用外资和国际合作水平,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123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