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经仔细盘点就会发现,目前的机器人产品只能完成物流环节的一部分替代人类操作的简单、重复性劳动,其智能化程度还远不及电影电视剧作品里设想的那样。如今一些影视作品,也将许多领域机器人不通人性、傻缺一样的特质调侃的不轻。傻强是电影《澳门风云2》里在四川组装的进口机器人,一出口就是非标的四川口音,令人啼笑皆非;最要不得的是,他有点“缺心眼”,连OK也听不懂,热咖啡时能把客人也顺带烤得一脸黑。于是,影片中会计师责怪小马哥“能不能弄好之后再生产”。
应用广泛却投资虚热
虽然机器人有着众多不足,企业还是看到其个中优势,并有放大的趋势。机器人在近两年来开始流行,许多大型企业已开始应用。某知名生产商就曾宣称大面积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理由是人工管理难度高,工人工作的强度大,遇到加班时有怠工和效率不高的问题。并且,在人员管理方面该企业曾多次发生治安案件,还屡次成为公众的焦点。
但是,该企业在应用一部分机器人之后,新鲜感便荡然无存,并逐渐暴露出一系列应用问题。比如,技术支持方面、工作效率方面。有消息称,该企业自引进机器人后,便开始招聘机器人维护人员,管理者恐怕有一天机器人系统瘫痪给企业带来损失。同时,员工对于机器人是否替代人一事,并不感到有压力,因为机器人在某些操作方面,特别是对于超精密的电子产品生产方面并不在行,巨大的手臂能够做的也许只有抓取、搬运、焊接之类的粗活。
既不能大批应用,也并无实质效率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机器人应用需要与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同步提升,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企业大批量投入一定是有风险的。这与该企业领导曾声称的持巨资投入、“机器换人”比起来,显然有些曲高和寡性。
在投资方面,有些企业认为机器人是最先进的就应该使用,有的认为不用机器人就不能实现智能化。这些观点在企业物流系统升级转型的当口,表现非常明显。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与仓储自动化事业部副总经理赵晨认为,有的用户对机器人产品不了解,对其功能期望过高,甚至认为机器人无所不能。实际上,机器人需求巨大,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方面,其所占据的比例最高。有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中,汽车行业占到工业机器人总量的40%,国内应用最多的是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行业也是汽车制造业,并且这一占比达到了70%。
在新松物流与仓储自动化事业部,许多与传统物流自动化设备、立体库等相关的市场,仍是其主攻方向。同样,国内众多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商的传统设备集成项目仍是主导,即便应用机器人设备不在少数,也必须考虑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情况,注重采用手工、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等方式结合的柔性解决方案。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物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市场部长陈传军表示,机器人应定义在码垛、拆垛、装箱、分拣等环节应用,也包括AGV应用在内。从行业上说,机器人应用最多的是冷链物流、特殊环境作业仓库等,并不是所有的环节、所有的行业都需要和适用。不过,有些用户确实有着盲目追求自动化系统,热衷采用机器人的情况。
即便如此,记者注意到,一些原先从事相关自动化物流设备的厂商,仍将注意力转移到研发和生产机器人上。在2015亚洲物流展期,有些展商就高调推出机器人产品。有的厂商就算没推出机器人,仍心红不已。有分析称,国内机器人生产主要依靠进口组件,在开发机器人考验市场调研和技术、经验积累的前提下,大胆引进不顾技术支持和后续服务的作法,着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2025-04-13 09:00
2025-04-09 10:2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34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2 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