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电商物流将被机器人承包 仓库搬运工饭碗不保

2015-09-14 08:42 性质:转载 作者: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需要指出的是,Fetch Robotics公司的创始人麦罗尼·威瑟(Melonee Wise)也承认,这款机器人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单臂机器人Fetch目前只能举起小于6公斤的东西,它还必须加强自己的“肌肉”以提高负重能力。

  相比初出茅庐的Fetch Robotics,电商巨头亚马逊在应用搬运机器人方面走得更前。去年5月,亚马逊就宣布会将其仓库内运行的搬运机器人数量由当时的约1000台,提高至年底的1万台。

  亚马逊的搬运机器人和Fetch Robotics那款名为“运货”(Freight)的机器人长得颇有些类似,工作原理却截然不同。

  亚马逊搬运机器人的工作风格更为粗犷。它们不会从货架上取下消费者订购的商品,而是直接把商品所在的货架整个抬起来,沿着设定的路线,搬到在固定位置工作的仓库拣货员面前,供他们分拣。当然,先进的后台控制系统会实时控制在同一座仓库的数百台机器人,让它们在横冲直撞时不至于发生碰擦事故。

  和传统的仓库相比,这样的方式也为拣货员也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拣货员不需要再穿梭在各货架前寻找商品。

  有了机器人的帮助,从网购者下单商品,到货物最终出库,亚马逊的整个流程只需花费15分钟。此外,亚马逊机器人还能承受远超人类搬运工的工作强度,除了每小时花上5分钟充电,它可以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工作,其一天的跑动距离能达到32公里。

  亚马逊搬运机器人的制造商为Kiva Systems公司。2012年,亚马逊花费7.75亿美元(约合49.4亿元人民币)将这家公司收入囊中,并由此进入了机器人领域。在完成这笔交易后,Kiva Systems就不再向亚马逊之外的其他客户销售搬运机器人,而是专心于为自己的东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这家公司的名称也改为亚马逊机器人。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