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悄然而至,物联网的世纪商机和巨大战场

2015-07-12 11:51 性质:转载 作者:物联网智库 来源:物联网智库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列举了一对数据:在中国,39%的农村劳动力,创造了11.3%的GDP,这充分说明了农村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密集劳动力的相互关系。而当城镇化不断演进,土地资源和农村劳动力进行着越来越深刻的分离,劳动力缺乏,必然地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以至商业模式的变革——劳动力与机器的退与进,其中蕴涵着广阔的物联网商机。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上的直接推动,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关于农村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国务院的有关规定,都提出了土地规模经营和流转的可行性;而在财政投入上,农业领域仅政策性资金动能即达到了5000亿!

  除却城乡大变革的时代动向,不断出现的极端恶劣气候,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成为农业变革的外在因素。而物联网应用的出现,配合以新的通信、工业技术,重新整合土地资源,拓荒农业市场,从而直接催生了“智慧农业”的出现。进击中的巨人,工业自动化企业。

  物联网概念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智能产业方兴未艾。在智能硬件等B2C为主的领域,互联网企业的强势杀入正给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而潜伏在物联网应用链的上游,在B2B端,一个最为重要的动向便是,工业自动化企业开始频繁进入物联网和智慧产业。这其中,既有电子电器巨头西门子、全球最大的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公司罗克韦尔,也有全球工控机的领导企业研华科技。

  在产业融合与跨界的趋势下,各个行业的边界正变得日渐模糊,其中,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轰轰烈烈地玩转智能硬件,还是工业自动化企业悄然进军物联网、智慧城市,都是这一趋势的注脚,而这明暗两条发展线索,在智慧农业上有了交点。只不过,面对如何建设智慧农业,互联网与工业自动化巨头仍然有不同的思路。

  互联网企业更加注重在农业的商业模式上创新,并以健康、有机农产品为突破点,自建渠道,形成从生产基地到运输、销售的一条龙。其特点是,产业链整合程度高,但应用范围小。工业自动化企业则更加侧重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绿色、无污染的品质为两个核心理念。其特点是,具备生产方式上的大规模推广的前景,但目前尚未贯穿到农业产业链的下游,并且主要以交付式应用为主,企业并不直接进行农业生产。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