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国家对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发布了《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等一系列推进清洁生产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制定了《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导则》等清洁生产标准;中央财政设立了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经过努力,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的效果明显。
但在顾成奎看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清洁生产工作在大型企业开展较普遍,中小企业中尚未得到重视和推广;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但不按审核意见实施,倾向于选择投资小的无费和低费方案,不愿投入资金实施效果更好的中费和高费方案,影响了清洁生产审核的效果;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比例较低等。
针对现存问题,顾成奎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的力度,按照国务院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重点围绕“三区十群”等重点区域内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内造纸、发酵、纺织、化工等水污染重点行业;电石法聚氯乙烯、电池、荧光灯、农药、铅冶炼、再生铅等高风险污染物防治重点行业,以及焦化、煤化工、工业锅炉、工业炉窑等工业耗煤重点领域,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改造,提升清洁生产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顾成奎指出,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必须构建“4+2”绿色制造体系,并制定评价标准。
“4”主要指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2”指的是壮大绿色企业和强化绿色监管。目前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已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比如,研究成果表明,产品全生命周期80%的资源环境影响取决于设计阶段,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是开发绿色产品的根本途径。为此,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生态设计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4年,工信部启动了百家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示范企业试点工作,在重点工业行业选择一批代表性企业,经过2~3年试点,探索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进模式,引导行业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下一步,则要研究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的标准体系。同时,探索开展企业绿色评价工作,通过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等法规和市场手段,引导企业逐步向绿色企业转型,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到2025年,我国工业基本建立起绿色制造体系。
2025-03-13 09:20
2025-03-12 15:57
2025-03-11 11:17
2025-03-11 09:18
2025-03-08 11:38
2025-03-08 08:52
2025-03-07 10:19
2025-03-07 09:29
2025-03-06 14:03
2025-03-03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