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2015年,在美国,James Barr获得其加入吉尼31年以来最为特别的两份殊荣:“吉尼新兴市场开拓奖”(Pioneer Award for Genie),以及吉尼的母公司—特雷克斯董事长Ron De Feo 亲自颁发“董事长大奖”(Terex Chairman’s Award)。这两个奖项不仅是对这位16年来在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默默耕耘、培育和发展高空作业设备的吉尼“老”人最好的褒奖,也是对吉尼在中国业务优异表现的有力肯定。
“吉尼在中国的销售额成倍增长。”James Barr用一句话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吉尼过去三年的发展。是的,没有什么比报告中的业绩上升曲线更有说服力。
但在他眼中,更令人兴奋的是,中国高空作业设备的春天,已经到来,且来势汹汹。
2014年,在中国工程机械各大类产品需求低迷不前的逆势中,高空作业平台等少数几个产品的销量强势增长,为产业带来一缕阳光,市场更关注吉尼。据统计,近两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销量以年均20%-30%以上的速度增长,截止2014年,吉尼中国市场销量已突破万台。
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正在迅速崛起的租赁业也将为高空作业设备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中不乏颇具实力者。这其中就包括了吉尼设备拥有量最大的租赁伙伴—上海宏信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进入中国的第一家外资设备租赁伙伴—赫兹设备租赁,以及从代理商拓展成为租赁商的广州力洛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虽然吉尼在中国拥有最深最广的租赁客户基础,但在James看来,中国高空作业设备和租赁业尚处成长初期,市场增长潜力无限。
“目前,高空作业设备在中国主要应用于一线城市和大型项目,随着中国对于安全、生产力需求的逐步提升,整个中国以及所有施工项目对于高空作业设备以及设备租赁的接受度也将不断深化。”James充满信心并且十分肯定地说。“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空作业设备市场之一。”
吉尼,垦荒者
对于中国高空作业设备市场未来的判断和行动,James早于1996年便已开始。是时,在中国,几乎没人相信,甚至并不认为高空作业平台会“大有作为”。
“当时,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还处于其导入期,所以市场有很大的想象空间。”James如是说。
不得不说,凭借着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准确的市场前瞻,吉尼敢为人先,成为了中国高空作业设备市场第一个“垦荒者”。
1996年,在中国大连北海船厂船坞修建工程中一台吉尼直臂型高空平台的成功应用,成为了吉尼与中国市场首次正式“触电”。而后,高空作业平台全新的安全、高效的作业方式,为曾经采用脚手架作业的中国造船行业带来了一次不小的变革。
随后,这家造船企业共计采购了超过百台吉尼2015年4月号 中国工程机械 103产品。如今,高空作业平台已经成为许多造船厂不可或缺的工具。
造船业成为了吉尼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随即1998年,吉尼在中国上海成立办事处,正式“拥抱”中国市场。
但,深进中国的道路并不平坦。相对于欧美发达市场成熟的租赁土壤,当时的中国市场是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待垦“荒地”:产品认知度有限,也没有租赁业的基础。当时的吉尼以及其他参与者,只活跃在一些安全和效率意识较高的“关键战略市场”,如船厂、高端建筑、酒店以及地标建筑等。
“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开拓这个市场需要时间,市场需要更多培育。”对于这个全新的市场,James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给予了充分的耐心。
阔步前行
2006年,吉尼在中国多年来的代理商—广州蒙达贸易有限公司响应市场的需求,将业务拓展至租赁业,并成立了广州市力洛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目前,这家企业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设备租赁商。凭借着日渐完善的代理商网络,吉尼在中国的“业绩得以大幅攀升,同时后市场服务和产品技术支持更加迅速、高效。”
相比欧美等发达市场,租赁业才是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据统计,北美市场高空作业设备的年销量约为10万台,市场保有量超过50万台。即使在国土面积与上海相近、人口总数不到550万的新加坡,其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年销量也已超过1万台,市场保有量超过45000台。而这其中,90%以上的产品流向了设备租赁业。仅北美市场涉足高空作业设备租赁的企业便高达百家,其中包括美国联合租赁以及赫兹设备租赁等在内的具备实力的租赁企业就有10家左右。
吉尼和James Barr的团队深知这点。“对比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就能看到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和租赁市场的未来。”
时间不长,2005年,约翰迪尔正式进入中国租赁业,这也是中国第一家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公司。而后的2007年,吉尼全球重要的合作伙伴、美国领先的设备租赁商—赫兹设备租赁也吹响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租赁业成为吉尼在中国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十分愿意投资发展租赁市场,支持高空作业设备行业朝这个方向发展。”James Barr回忆道。在中国,随着吉尼等制造商的倾力培育,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代理商愿意投身高空作业设备租赁,更多的租赁企业应运而生。
2011年3月,特雷克斯常州工厂正式开业。这是金融危机之后,特雷克斯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也是特雷克斯高空作业平台部门在海外为数不多的独资工厂之一。至此,在这个新兴市场,吉尼以及高空作业平台落地生根。
对于这样坚定的落子,吉尼的母公司特雷克斯充满了信心。
“我们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是安全。”这句话James Barr常挂在嘴边。而这也是特雷克斯集团自上而下的准则之一。
为了推动中国高空作业安全标准“落地”,James Barr和他的同行们一直在努力。而这样的努力也得到了包括住建部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导安全生产的主要领导的大力关注。
在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眼中,中国高空作业安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政府关注”和“安全标准”是推动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问及吉尼在中国发展的成功之道,James把团队放在了第一位。目前,吉尼在中国的商务团队成员中,多名成员在吉尼的工龄相加超过150年。“人才是商业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James说道。对于陪伴吉尼在中国走过每一段岁月的每一个同事,James心怀感激。
当然,在中国,蓝色的吉尼和James Barr也已经成为了高空作业平台的代言人之一。
谈到未来,James的行动目标明确而务实:我们将努力提升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积极推动安全法规的出台,并且推广租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升终端用户的体验并实现更大的价值。
回顾中国和亚洲高空作业平台设备的那段“拓荒”期,James Barr并不认为充满挑战。对他来说,那反而是一段苦中有甜,甚至是“伟大的经历”。
一路走来,吉尼是中国高空作业设备发展的先驱者和引领者。未来,“吉尼将继续作为市场的领导者、培育者以及行业的合作伙伴。”James Barr说道。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