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董中浪:物流业处在最佳发展期

2015-01-08 14:46 性质:转载 作者:李佳妮 来源:快运物流杂志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中国一定会诞生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

  据统计,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现在每年约产生120亿件包裹,物流的运输总额每年占200多亿,内需市场足够大,可以产生非常多集约化运营的需求。

我国的货物体量巨大,再加上与国外不一样的创新模式的驱动,将带来物流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这些都是国外企业难以企及的。所以董中浪认为未来我国物流领域一定会诞生全球最大的企业。

  物流成本要降下来,企业在做大,既需要政府鼓励物流产业的创新,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从财富积累的角度看,过去的零担物流公司,基本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时第三方物流通常包揽制造业的业务,成就了一批国有物流,门槛很低,通过每年招标推进业务,物流没有定价权,它的服务是客户定义的,不是标准化服务,不能复制及规模化;第二类是快递企业;第三类是快运企业。

  伴随这些企业的出现,资本相信物流业将带来巨额回报,于是开始竞相追逐。资本在物流方面的巨大投入,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安能、卡行类企业,在资本的催生之下飞速成长。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物流外行业人才,一窝蜂也开始扎堆物流行业,这将会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他们不仅带来很多创新思维及模式,更因为他们成功过,拥有资本的信赖,而且由于跨界,他们熟悉IT、资本等整套游戏规则,必将会掀起物流业发展的新浪潮。

  以资本的眼光看细分市场

  随着产业整合、创新作用的发挥,导致本地去中心化带来的场景型物流需求旺盛,很多产品在美国70年代、80年代没有出现过,像微信、闪电送、O2O的社区服务等产品。从资本角度来看,供应链新视角下的生态重构,将使得中国物流在很多细分领域获得机会。

  当前国内很多相关物流细分市场还在摸索中。

  董中浪表示生鲜冷链领域将在中国未来最有市场及潜力,但目前还没有走上正路。他分析,针对消费者购买生鲜,一是选择在家里吃,通常从商超或者通过B2C从网上购买,这都属于零售;二是在外面吃,例如在餐厅或工作场所等地进行消费。据统计,对于消费者来说一般这两种方式选择的配比是各50%左右,但如果论价值,外部消费远高于家里自行烹饪。

  鉴于以上情况,董中浪认为目前中国冷链物流走向了错误的发展道路,而贸易物流一体化才是我国冷链大企业产生的必由之路。国外冷链被涵盖在食品服务范畴内,专门为家外消费服务,也走出了一批大企业。而我国冷链基本仍是以为商超或生鲜电商等品牌方服务,这导致获利很难,毕竟商超、生鲜电商盈利极低,尤其是一旦运输过程中遇到断链、腐坏,消费者都会索赔品牌方,品牌方进一步问责物流,最终发展为或者品牌方收购相关冷链物流公司,或者冷链物流公司收购相关品牌方,逐渐很多的冷链物流公司最后会演变成物流和商贸一体化的食品物流公司,为B2B服务。

  董中浪还对一些细分行业作了点评:

  落地配若想被资本青睐,就要去电商化。落地配企业不能只为电商活着,要利用像移动互联、本地化生活圈,开展城市内配送,这样才可能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技术装备方面,以托盘共用系统为例,这是和集装箱游戏一样的大游戏,是非常好的资本工具,但是不适合创业,因为它有赖于银行或其它更为廉价的资本的支持才能规模化、网络化。

  卡车融资租赁,也是资本未来重点的投资方向。这类重资产解决方案,就是用信息系统、用金融贯穿整个产业,其中的关键也是需要低利率的资本杠杆撬动。

解密钟鼎创投投资之道

  董中浪一直强调投资最理想的状态是选择到一个好的企业家,选择到一家不需要帮助的企业,“当然本着对资金负责的原则,我们会帮助所投企业去梳理战略,也要投入管理,但是老实说,如果本身就是一个烂企业,资本怎么帮也没有用。”他认为企业家是投资考量中最关键的因素,国内投资产业还没有非常稳定,在国外投资以数据为依据,因为他们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东西,中国不一样,中国企业家的DNA就是企业的DNA。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即便企业的运作模式不好也可以把模式调整到好,相反,再好的模式,若被不好的企业家运营,企业还是可能难逃倒闭的厄运。

  钟鼎创投的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三期已募集到十数亿资金。董中浪表示,钟鼎创投将会依然专注于物流行业。就目前而言,钟鼎创投首先是关注与移动互联网或本地生活圈相关的创新项目,其次是未来能够出大市值的公司,比如说卡车的融资租赁、大车队等。

  市场化运营对于铁路货运改革非常重要

  董中浪认为,目前,社会资本进入铁路货运领域还为时过早,但这是一个方向。中国铁路的整体改革,包括价值取向、机制等都还需要时间,但是相当一部分铁路的资产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会被释放到市场当中去。

  市场化运营对于铁路货运改革非常重要,比如铁路现在有运输的能力,没有收货的能力,两端的能力很差,跟过去不一样,十几年前,铁路开个窗口就能收到货,现在公路货运准时、快捷,运价也比较合理,服务非常到位。“一箱货在小区里先会遇到天天扫货的顺丰、圆通等,还没出小区外,可能又会被德邦、安能、卡行等门店截走,再外往走又会遇到第三方物流、黄牛等,所以货物要走到铁路困难重重。”董中浪认为,现在铁路若要建立一套收货体系、配货体系,成本比起十几年前可能会翻到上百倍,所以更多的利用市场化,经营自身擅长的,比如利用路网资源,把铁路的资源释放出来为社会所用,让其它有能力的企业参与收货、配货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机会。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

扫码进手机版